当前位置
财经频道>>杭州网首页推荐>>金融
亏损已成网约车标配 告别“烧钱补贴”后怎么走
money.hangzhou.com.cn        2016年09月21日 08:59:07 星期三        

    亏损已成网约车标配

    告别“烧钱补贴” 网约车的路会怎么走成各界关注热点

    从前天开始,两大网约车巨头易到和滴滴分别在网上被曝出巨额亏损的财务账单,其中显示易到今年第二季度平均日亏损额高达3700万元,滴滴去年则是亏了122亿元之巨。有业内人士指出,虽然大规模补贴、几块钱坐车的景象已经不再,初期可能会有很多乘客感到不适应,但其实这才是网约车行业真正回到了原点。

    刚刚遭遇政策“空袭”的网约车行业再遇“地面伏击”。从前天开始,两大网约车巨头易到和滴滴分别在网上被曝出巨额亏损的财务账单,其中显示易到今年第二季度平均日亏损额高达3700万元,滴滴去年则是亏了122亿元之巨。不过,易到昨天已经做出回应,称网上数据是有人在恶意抹黑,意在阻挠其新一轮融资计划。而截至北京青年报记者发稿时,滴滴尚未做出回应。

    现象

    网约车无一例外都在亏损

    易到公关部人士昨天在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网文引用了一份所谓融资报告中的财务数据,其实纯属捏造。“目前公司正在谋求新一轮融资,而且到了关键时期,此举应该是竞争对手有意抹黑以此阻挠融资。”这位人士表示,其实之前他们已经听说竞争对手在运作此事,易到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这应该也算是网约车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到了你死我活地步的标志吧!”他坦言,像其他网约车品牌一样,易到至今仍未实现盈利,但每天亏3700万元的数据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恶意中伤。

    据悉,目前国内网约车行业无一例外地都在亏损,只是亏多亏少的问题。此前滴滴与优步为了争夺中国市场,双方之间曾经展开过激烈的“烧钱大战”,竞相补贴降价,让中国的网约车市场交易规模在去年井喷,但最终带来的是二者都巨额亏损。有人估算2015年整个网约车市场烧掉了200亿美元,其中优步中国就烧了超过10亿美元。不久前,滴滴合并优步中国时,还曾以双方都亏损而拒绝商务部对其提出的申报要求。

    热点

    “五块钱坐一圈奔驰不正常”

    无休止的“补贴-亏损”似乎已经成了网约车行业的死循环。对此,其实已经有行业内部人士意识到这条路已经走不下去了。易到创始人、CEO周航不久前曾公开表示,“用户花5块钱就坐一圈奔驰车,司机随便跑一跑就每月挣三四万,这些神话都是建立在巨额的补贴之上的,而不是真正的常态。”从这个角度来说,网约车为用户带来的美好时光已经结束,因为巨额的补贴是不可能无休止持续下去的。

    果然,随着滴滴合并优步中国,之前愈演愈烈的补贴大战已经明显收敛,不久前滴滴顺风车、人民优步都已经宣布上调价格。一名优步司机昨天告诉北青报记者,“从中秋节当天开始,人民优步每单里程费已经从1.5元/公里提升到了1.8元/公里,时长费也从0.25元/分钟提到了0.35元/分钟。”易到也从下半年开始改变之前单纯的现金充值返现的模式,在返还力度没明显减小的情况下引入了乐视旗下的生态产品,相当于将易到变成像乐视电视、手机那样的引流入口,希望在另一个渠道创造出价值。

    分析

    网约车细分市场或现差异化服务

    有业内人士指出,虽然大规模补贴、几块钱坐车的景象已经不再,初期可能会有很多乘客感到不适应,但其实这才是网约车行业真正回到了原点。他认为这种合并证明了利用价格手段硬拉用户进来的模式是行不通的,“最终应该比拼的是性价比,而不是单纯拼价格,没有了不理性的补贴大战后,专车市场才开始真正成长”。他认为,网约车市场相对合理的竞争局面应该是把那些真正能提供服务的私家车、自营车辆、租赁公司车辆纳入进来,同时把真正需要用车的人吸引成客户,利用信息平台把它对接起来,而之前很多本来不该在这个圈子里的人都进来了。他预计,未来网约车市场上可能会出现很多细分市场的差异化服务品牌,比如专门提供接机服务的、专门提供区域叫车的,甚至专门接送上下班、上下学的。

    值得关注的是,11月份即将生效的网约车新规中也将“网约车平台公司不得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运营扰乱正常市场秩序”条款予以明确,这也显示出监管层开始重视市场乱价问题。显然,无论是政策层面还是企业运营层面都已经不允许无底限地烧钱,那么之后网约车该怎么开,确实是每个品牌都将面临的课题,“方式可能有很多种,但寻找的过程肯定不会平坦。”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张钦 编辑:张泓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关键字:  
 
-“限购”非长策 楼市不“退烧”还有哪些招?
-南京买地进入摇号时代 匿名竞价不知对手是谁
-农业部:8月份全国农业农村经济继续平稳运行
-楼市:限购限贷能有效吗?
-用住房公积金补充养老保险违法?专家建议:修法
-70城近九成房价同比上涨
-阳光保险举牌“不夺权”伊利股份停牌“求万全”
-国家酝酿多项政策助推国企改革
-钢铁业重组路线图排定 鞍本将接棒宝武
-8月份银行结售汇逆差95亿美元环比下降70%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5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