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9日,李克强总理在“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考察6位“海归”博士所创公司的超薄柔性显示项目展示。(资料图)
切实减轻技术入股税收负担
清华大学一位留学归国老师在总理批示的材料中表示,以知识产权作价入股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渠道,但高校教师的科技成果属于职务发明,成果转化时的“估值”让合作双方都充满顾虑。技术入股的税负更是让很多创业团队“望而却步”。与知识产权应用相关的不少问题,是许多留学归国创业人员最为关切的“难点”。
为破解这些“难点”,科技部会同财政部以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三权”改革为突破口,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财政部、税务总局在2016年9月出台措施,对符合条件的公司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和股权奖励延长纳税期限,切实减轻技术入股税收负担。
银行开户难、融资难,是许多创业人员“呼声很高”的难题。人民银行加快出台政策,加强信贷政策和银行开户指导,完善针对留学回国人员等群体的创业担保贷款政策,银监会明确要求商业银行每年单列小微企业信贷计划,在内部考核中对小微企业业务进行倾斜,支持小微企业贷款融资。知识产权局降低留学回国人员创业企业知识产权融资门槛、提高融资额度、延长融资期限,推动各地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项目对接,破解“知识产权融资难”的问题。
对于留学归国人员“文化理念融合难”问题,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以研修班、交流会等形式举办全国性留学人才科技项目交流活动,加速回国人员文化融合。
要以群众实实在在的“切身感受”衡量改革成效
“我想在淘宝上开个网店,结果因为商标注册时间长,网店迟迟无法开张,急得‘团团转!’”一位留英回国创业人员如此“吐槽”。事实上,从“商标注册申请慢”,到“出口资质申请手续繁杂”、“外籍持股遇到障碍”,许多归国创业者都在材料中对有关部门简政放权改革提出了更高期盼。
相关部门很快行动起来。工商总局提出22条改革措施,将商标注册申请受理通知书发放时间由6个月缩短至3个月内。知识产权局将建立快速维权中心,健全“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为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创新保驾护航。工业和信息化部积极改进电信业务许可审批工作,简化企业申请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程序,减少50%以上的填写内容。证监会进一步研究支持外籍留学回国创业人员持有A股的方式和途径,清除外籍持股障碍。商务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文化部等部门在资质申请等领域进一步简化市场准入条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激发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创新热情。
半年多时间,国务院18个部委合力出台的上述改革措施,已经惠及超过200多万留学归国人员。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221.86万人,其中2015年回国40.91万人,近5年年均增长21.75%,成为我国创业创新一支重要的“生力军”。
更重要的是,总理批示后,国务院各部门持续优化创业创新环境,为更多创业创新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也使更多群众对改革有了更深切的“获得感”。李克强总理指出,现在群众确实也会感觉到,很多原本要“跑腿”的事项被取消或下放了,只是这种“感觉”和新闻发布的“数字”还有一定差异。
“我们衡量改革成效,不仅要看取消或下放了多少数字,更要以群众实实在在的‘切身感受’来衡量!”总理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