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知道自己有什么,要什么,该放弃什么,我们才不会迷茫”。这是前不久,马云内部邮件里的一句话,旨在提醒阿里员工,亦是鼓舞士气。阿里与腾讯的竞赛,是当下互联网最热的议题,现在是阿里与腾讯的梦醒时分。
投资大众点评,宣告了“微信万能论”的破产,马云的邮件,也算是某种自省。
我试图从阿里与腾讯两家公司的战略博弈,来分析两家市值千亿美金互联网巨头的暗战,以及未来演进。
首先,阿里与腾讯,两家公司风格迥异,都有自己的企业基因与路径依赖。阿里是一家战略主导,运营为先,先发制人,求颠覆的公司;腾讯的战略并不清晰,重产品,讲究学以致用,后发优势,它的经营哲学是实用主义。
A、核心资产:阿里是数据、腾讯是用户
接下来谈谈两家公司的战略演进,第一个讲的是阿里。阿里诞生之初,一句“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句话,有些理想主义色彩,不过,从阿里这么多年的发展来看,它的战略始终没有出现过太大的偏移。也没有跳出这句话,那就是,做商业基础,商业世界的“水、电、煤”。
阿里从最早的信息流切入,做电商平台,随即切入流量分配(阿里妈妈、淘宝联盟)与支付(支付宝),接着切入到物流(譬如菜鸟)、云计算(阿里云),它始终都是围绕商业基础服务开展业务。阿里的生意,是以淘宝、天猫、1688等庞大交易作为动力牵引,进入各个商业基础服务,也就是所谓“水、电、煤”。数据,尤其是交易数据,是阿里的核心资产。
腾讯公司,它的战略演进,或者业务演进,都是在发展中学来的。腾讯的战略很难厘清,无论是游戏,还是媒体业务,以及电商、视频、搜索,腾讯都是后知后觉地后发切入。
腾讯在PC时代,凭借QQ社交关系链,与弹窗绑定,一路厮杀,神佛不顾,在游戏、门户、浏览器、输入法等等业务上,几乎无往不利。腾讯在学习竞品的同时,也做了无数的微创新。一句话,腾讯成功,不是靠抄袭,而是靠产品与社交利器。腾讯的核心资产,是用户,产生交互并且锁定在腾讯平台难以脱离它的用户。
阿里的核心资产,是数据,交易数据,腾讯的核心资产是用户,产生交互的用户。这也让两家公司在商业模式上有着不同理解:阿里是围绕商家来赚钱,腾讯是围绕用户来赚钱,前者是地租,后者是人流。
B、战略上阿里优于腾讯,战术上腾讯暂时领先阿里
阿里与腾讯两家公司的竞争,在战略层面,阿里优于腾讯,不过具体战术而言,当前因为微信的优势,让腾讯获得暂时领先。
为什么说,阿里战略上领先腾讯。一个原因,云计算与大数据。马云在他的内部邮件中说,现在是IT向DT(data technology)的时代,云计算方面,阿里云已经遥遥领先腾讯腾云,即便是腾讯腾云能够迎头赶上阿里云,但云背后,乃至数据,却是有是有层级关系的。离交易,离钱越近的数据,越值钱。
老话说“听其言,观其行”,真正反映个人偏好的,是实际行动。腾讯、百度、阿里,乃至其他互联网服务都产生大量的数据,但这些数据含金量却是有排序的。序列排名是腾讯与新浪微博,次于百度的搜索数据,百度的数据又不如阿里的交易数据——腾讯与微博的数据是反映初个人行为,一定的偏好,而搜索,起码意味着至少了解你才会搜索,这是个人偏好的进一步明确,至于淘宝下单购买,这是最明确的偏好表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