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11个月信贷投放已逼至全年7.5万亿目标,年内6次提高准备金率将进一步限制银行放贷能力
就在11月金融数据公布的当日,央行年内第六次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央行将从本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尽管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在市场预期之中,但鉴于通胀压力高企,仍不排除短期内加息的可能。
结合新出炉的货币信贷数据看,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是为了回收流动性。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广义货币(M2)新增1.05万亿,显著高于上个月;另一方面,今年前11个月的信贷投放已达7.44万亿元,逼至全年7.5万亿的目标,提高准备金率将进一步限制银行的放贷能力。
存款准备金率作为央行重要的数量型工具,由于其成本低于央行票据,在今年尤其是10月份以来使用的频率加大,有效地回收了流动性。在此次调整完成后,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将达到18.5%,被执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部分银行,将达到19%,均为历史的较高水平。不过,如此之高的存款准备金率,年内恐也无法实现使M2回落至17%的目标。
数据显示,截至1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71.03万亿元,同比增长19.5%,增幅比上月高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10.2个百分点。虽然同比的增速较去年明显回落,但是11月M2新增的绝对量却达到1.05万亿,较10月份的新增量明显增加。这样的数据更加印证了目前我国流动性过多的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0月份差别性上调准备金率的措施将于12月15日到期,这意味着包括四大行在内的六家银行将于近期迎来部分资金“解禁”,或许这也是央行选择近期普遍性上调准备金率的考虑之一。此外,1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仍高达5640亿元,因此有观点认为,进一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为了限制银行的放贷能力。
当前,主要发达国家持续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全球流动性过剩状况加剧,我国经济增长较快,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都恢复增长,在人民币升值预期持续增强的情况下,国际流动性持续流入国内,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国内流动性充裕的局面。此前,央行副行长胡晓炼指出,当前加强流动性管理是货币政策的重要任务,也是货币条件回归常态的主要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