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当地时间14号,美联储将召开年内最后一次货币政策会议,到底是继续注水,还是提前叫停,12个小时之后可能就有答案。美国经济目前究竟处于何种境地?“量化宽松”这剂救命良方又是否真的包治百病?作为“被连累”的新兴市场国家,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呢?
本网北京12月14日消息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喜忧参半的2010年即将过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抛出的“第三轮量化宽松”大石却在12月初掀起了千层浪。一方面,美国11月非农就业人数增长3.9万人,数据远不及预期。于是伯南克的采访表态,被解读为“美联储可能第三次向市场注入美元”的信号。但另一方面,由于近期部分数据的转好,美国国内“提前退出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声音也是不断。
美联储的6000亿美元国债购买计划、即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已经出台一个多月,先期的四分之一也已经兑现,但无休止的质疑却将它推向了美联储历史上最具争议性的决定之一。
本月初,美国劳工部公布,美国11月非农就业人数增长3.9万人,数据远不及预期。于是,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接受外媒采访时的反应,后来被解读为“美联储可能第三次向市场注入美元”。但是,随着年度最后一次货币政策会议的临近,美国市场内部对于“量化宽松政策”的质疑之声却不断高涨。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国际经济项目主任乌里·达杜什:“我对‘量化宽松’政策深表怀疑,很多人有相同的看法。疑虑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美联储大举购买国债是否能达到影响长期利率的预期效果;二是即便能够影响长期利率,鉴于现在利率水平已经处于历史最低点,购买国债能否刺激需求的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