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北京多家超市称收到五粮液厂家的提价通知,每瓶提价幅度高达50元。五粮液给出的提价理由之一是“为满足消费者身份需求”。分析称公务宴请、节日送礼是高端白酒最主要的消费支撑,这部分消费群体对于价格的敏感度相对较低,而“满足身份需求”却十分刚性。
齐鲁网:五粮液的涨价告白是自毁身份
通胀时代,是商品就思谋着要趁势涨价,连价格和身份“高处不胜寒”的五粮液,也开始大幅提价。然而,涨价需要有冠冕堂皇的理由,比如五粮液的涨价理由就显得“大气”和“高贵”——“为满足消费者身份需求”。这无疑是在告诫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消费群体:五粮液涨价与你们无关,因为你们的低消费水平,与五粮液的高贵身份不配。
五粮液的直率令人惊愕。其一,是公开向百姓示威:既然你们消费不起五粮液,就无权对我们的涨价行为评头论足,你们还是喝着劣质酒,一边凉快去吧。其二,是公然向权贵示好:你们才是五粮液的衣食父母、五粮液的上帝,我们涨价,并不影响你们的消费需求,而且将你们的身份又提高了一等。
由此可见,五粮液将嫌贫爱富的企业宗旨发挥得淋漓尽致,将媚权傍贵的经营理念演绎得维妙维肖。然而,在笔者看来,五粮液的此番“涨价告白”,实在是一次低贱、卑劣的表演。其一,五粮液涨价,虽与普通百姓关系不大,但是,其“为满足消费者身份需求”的涨价理由,是对普通消费者身份的一种歧视,从而会激起民众的公愤——我们没有能力抵制五粮液涨价,但我们有权利反腐败。
其二,五粮液的“涨价告白”,无疑是在昭示天下:五粮液的生存支柱是公权部门,五粮液的销售渠道是公款消费;五粮液是权力的象征,喝五粮液的就是达官贵人。如此看来,五粮液的“涨价告白”,宛如一封公开的检举信,国家有关部门岂能不受理可以预料,全国上下会掀起新一轮以压缩公务接待和公款消费、严禁公款大吃大喝的反腐风暴。仅作出一条硬性规定——公务接待禁止使用高档酒水,就足以将五粮液打入冷宫。
果真如此,五粮液的高贵身份将被打破,其还有什么底气喊着要涨价其还有什么资格去“满足消费者身份需求”。
新京报:五粮液是不是又在和相关部门演双簧
在“涨声”四起的当下,涨价已已不是什么稀罕事,稀罕的是涨价的理由,听惯了“成本提高”,再听五粮液的“为满足消费者身份需求”还真有点雷人。五粮液认为:公务宴请、节日送礼是高端白酒最主要的消费支撑,这部分消费群体对于价格的敏感度相对较低,而“满足身份需求”却十分刚性。
先不说这个涨价理由是何等的怪异,我们来说说涨价,前不久,五粮液董事长唐桥在2010年APEC中小企业峰会上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虽然年关渐近,公司目前没有涨价打算。唐桥还表示,国家刚刚发布了“国16条”平抑物价,五粮液作为国企不能带头涨价。明文规定之下,国企岂能肆意涨价对此,五粮液的说法是涨价属经销商市场行为,然而,经销商异却口同声的说接到了提价通知,如果这次涨价仅仅是经销商的一场阴谋,五粮液的“为满足消费者身份需求”就显得有点欲盖弥彰,由此以来,其中的秘密就不难推测。
随着CPI的迅速蹿升,名烟名酒变得越来越有市场,公务宴请,节日送礼,自然少不了五粮液这种高端白酒的捧场。有网友戏谑道,喝五粮液的人从来不买,买五粮液的人从来不喝,五粮液显然是普通民众眼中的奢侈品。涨价其实并不恐怖,恐怖的是无论涨多少都有人喝,名烟名酒市场历来是官场腐败的晴雨表,奢侈品走红的背后肯定是民生的不堪。有很多地方在执行所谓的奢侈品税,目的在于调节社会分配之用,但是税款去了何方,大家无从知晓,反复调节之后,公平分配也只是个传说。
政府三令五申的限价,国企绞尽脑汁的涨价,好像在给公众上演一出精彩绝伦的“双簧”,演来演去,怎么琢磨都觉得老百姓是个“杯具”。
中国青年报:有一种涨价叫“满足身份需求”
涨价也许没有原罪,但总得给出一个令消费者信服的理由。五粮液此番涨价声称是“为满足消费者身份需求”,可公务宴请、节日送礼是高端白酒最主要的消费支撑,这部分消费群体对于价格的敏感度相对较低,而“满足身份需求”却十分刚性。消费者的身份上去没上去不知道,但酒价确实上去了。
将消费与身份挂钩,似乎有点道理,因为收入菲薄者确实消费不起高档烟酒,但人类社会进步的一大标志就是从身份到契约,逐渐实现人与人的平等。高调宣扬提价是“为满足消费者身份需求”,恰恰是放大权势人群的身份符号且暗含着一种歧视。现实中故意拿身份做文章的事例委实不少,如某地香烟赤裸裸地宣称是“厅局级的享受”;某4S店也毫不避讳地称,“市县处级以上干部(局、厅、处、院、所)购买该款车型的,将享受‘八折’优惠……”这些显然都是人为地制造一种断裂。
常有人说,高档白酒涨吧,反正我不喝也喝不起。其实,我们不喝这种高档酒,不代表我们不买酒,不送酒,不承担高酒价。逢年过年看望长辈总不免带点名酒;日常办事,也缺不了名烟名酒。最关键的是,当前公款吃喝耗费惊人,但凡公款宴请,无不名酒作陪,酒钱谁掏公帑,还不都是纳税人的血汗钱。如此一来,高档酒一旦涨价,最终成本很可能转移到纳税人身上。
其实,此次所谓“为满足消费者身份需求”,只不过是五粮液公司的一面幌子,是资本为更大程度牟利的一个借口。众所周知,在央视2011年黄金资源广告招标会上,酒类企业相当活跃,单五粮液就一下子砸出4.05亿元,抢得8个月的“新闻联播报时组合”。企业如此大手笔的广告投入,当然可能会通过涨价来转嫁给终端消费者。
此外,声称“为满足消费者身份需求”,也是对微妙现实的一种洞悉和把握。现实中不少人特别是官员,公款消费时常常是再贵的酒都敢喝,不喝凸显不了自己的身份,反正都是公款,别说涨50元,就是涨500元,他们也照喝不误。于此而言,所谓“高端白酒的屡屡涨价反倒树立起一个奢侈品地位”,就并非虚言了。
涨声响起来,我心更无奈。当有一种涨价叫“满足身份需求”,当公款吃喝屡禁不绝,当普通纳税人一再为白酒涨价埋单,我等普通民众情何以堪
北京晨报:五粮液提价满足了谁?
五粮液提价究竟满足了谁的需求呢厂家没有细说,不过,仔细分析,不外乎以下三个原因:
其一,年底突击花钱的需要。2010年还剩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突击花钱又一次成为财政部门的一件大事。突击花钱之所以可怕,是因为钱花得“乱”,因此又叫“年底突击乱花钱”。由此可见,五粮液这个时候提价,无非是想趁机分一杯羹。所满足的,只不过是财政乱花钱的需求而已。
其二,高管涨年薪的需要。辛辛苦苦工作一年,到了年底,谁都盼着多发点“银子”回家过年。据报道,五粮液近日发布公告称,近期宜宾市国资委对五粮液2009年度管理者经营业绩进行了考核,计算出高管层年度薪酬数额。根据新的薪酬标准,五粮液10位高管的薪酬水平大幅上涨,人均年薪达到了119万元。当高管的年薪与经营业绩挂钩的时候,自然希望五粮液的价格卖得越高越好——如此一来,年薪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其三,腐败的刚性需要。据五粮液厂家分析,公务宴请、节日送礼是高端白酒最主要的消费支撑。又由于这部分消费群体对于价格的敏感度相对较低,所以给五粮液带来了刚性需求。换言之,正是因为喝的不买、买者不喝,才会让五粮液铁了心要涨价。而这一切,又与官员腐败密不可分。因此可以看出,提价所满足的其实是腐败需求。
看来,若想让五粮液不涨价,除了相关部门下禁涨令之外,关键还是要管住以上三个需求。只要能把这三个刚性需求堵住,五粮液的价格只会往下降,不会往上涨。
荆楚网:五粮液提价 周久耕们害怕
“礼尚往来”,官场尤甚。权力与权利的错位,导致送礼成为某些权力官员的“灰色收入”。在这样的潜规则这下,高档烟酒自然成了一大载体,屡禁不止,积重难返,人们对贪官受审时“礼尚往来”的辩解已审丑疲劳。据今年7月23日《法治周末》报道,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原财政局局长在1997年至2008年的11 年时间里,利用掌控的“大钱袋子”,为自己的“小钱袋子”进项140余万元,打出旗号就是“礼尚往来”。他不仅笑纳26个同级单位“供奉”,偏爱“会办事”的老板,而且逢年过节,收礼成了他一大“爱好”,将“礼文化”与“真腐败”演绎得淋漓尽致。这令人想到赖昌星的秘笈之语:“不怕什么法规条文,规章制度,就怕领导干部没有兴趣爱好。”不难想象,五粮液提价瞄准“身份刚性需求”,小小酒杯将要撂倒多少官员!
诚然,制度反腐的强劲势头值得期待,但是,腐败现象在社会大环境中并非众矢之的,相反一些人误读人之常情的“礼尚往来”,以至于叹腐、容腐、慕腐,甚至是助腐。与目前一些民生产品价格因成本上升而上涨不同,高端白酒不断涨价,原料成本上升不过是一道幌子,而是“消费市场”大有潜力可挖,“风景这边独好”。五粮液提价盯上了“身份刚性需求”,折射出商业道德缺失和社会责任沦丧,对整个社会的公正公平来说,无异于趁火打劫。
对此,光有谴责不给力,需要反腐制度与机制的应对。一方面应将公款消费置于阳光下,有效遏制公务宴请中的高档烟酒登堂入室,另一方面节日反腐不能止于老一套,应以零容忍的态势对收受礼品的权钱交易腐败行为严肃查处,对“代币券”、礼品回收市场予以严格监管,对“助腐”的无良商家罚它没商量,让消费市场拥有更多的“廉洁含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