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贵生:支持经济发展 服务国计民生中国人民银行国库局局长 刘贵生
“十一五”期间,人民银行依法履行经理国库职责,支持经济发展,服务国计民生,取得显著成效。
一、全面提升服务水平,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办理国家预算资金收支是国库的基本职责。五年来,人民银行各级国库部门不断规范业务操作流程,推进技术创新,改善核算手段,推广滚动报解模式,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基本实现资金报解“零在途”,圆满完成了国家预算收支执行任务,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一)国库组织机构进一步健全。国库组织机构得到进一步完善,国库人员数量得到了进一步充实,人员结构进一步优化。县级国库的稳定与发展得到了重视。部分地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逐步收回代理国库由人民银行自己经理,初步形成了与国库事业发展相协调的组织机构和人才队伍。
(二)国库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以国库会计核算系统(TBS)、国库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系统(TCBS)、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TIPS)和国库管理信息系统(TMIS)为技术支撑的现代国库管理体系初步形成,实现了国库业务的电子化、网络化、统一化、规范化。TIPS极大地简化了纳税缴库程序,使得纳税人“足不出户”即可完成税款的申报、缴纳,为纳税人提供了更加便捷、更加优质的纳税服务,实现了税收申报缴库无纸化、业务处理一体化和部门间信息共享,有效降低了税收征缴成本。2010年办理缴库业务8,500余万笔,金额18,365亿元,日处理最高峰值达103万笔,金额近1,040亿元。TCBS作为全国集中的业务处理系统,目前已在全国12个省(市)上线运行,达到了“税收直达入库、支出即时到账、资金"零在途"、风险多环节控制”的目的,实现了异地缴税的本地化处理,支持纳税人多点报税、多点缴纳,支持使用支票、汇票等多种结算工具办理预算外、社保基金和非税收支业务。2010年办理缴库金额13,887亿元,支出21,951亿元,退库995亿元。此外,人民银行总行积极促成了与财政部和国库集中支付代理银行之间的联网及无纸化建设,中央总金库业务处理全面实现了网络化、电子化和无纸化。
(三)国库服务预算执行的能力不断提升。国库会计核算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国家预算资金的安全与管理效率,也关系到国库职能的有效发挥。目前,人民银行已经建立了相对独立的国库资金清算体系,国库资金汇划结算渠道四通八达,国库资金收支运转速度更加快捷、效率更高;建立了完整的国库会计核算体系,国库核算反映和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全面,国库服务面更广;推广实施了国库资金“分层次、分时间、分轻重缓急、序时、滚动报解”新模式,国库收支款项汇划报解至最终收款国库的速度从过去的4-7天缩短至当天,基本达到“零在途”。
二、履行监督管理职能,确保国库资金安全完整
国库监督管理是国库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保障国库资金安全、确保各级财政预算顺利执行的重要环节。各级国库在做好服务工作的同时,依法履行国库监督职能,基本确立了“管理机制科学、风险责任清晰、控制重点明确、检查程序合法”的国库内控制度框架,初步形成了“点多面广、手段多样、部门协作”的对外监督管理体系,较好地完成了国家和人民赋予的“把好关、守好库”的神圣使命。一是不断加强国库内部控制与管理,每年制定并实施对辖区国库的检查计划,使国库业务与管理日趋规范。二是充分发挥国库柜面监督作用,对预算收入入库、库款支拨、收入退库、更正等业务严格审核把关,维护了国家预算执行的严肃性。2005-2009年,国库在柜面监督中累计发现并纠正不合规业务118万笔,涉及金额4,056亿元。三是加强对商业银行代理国库的监管工作,提高其代理业务水平。2006-2010年,各级人民银行对有违规行为的61个代理支库、47个代理乡镇国库予以限期整改处理;对有严重违规行为的11个代理支库、234个代理乡镇国库予以取消代理资格。四是逐步加强对国库经收处的监督管理力度。2006-2010年,共查出商业银行延压预算收入19.7万笔,金额470.28亿元,挪用财政性资金9,902笔,金额8.38亿元,对于商业银行违规占压财政性资金行为,共处以1,694万元的罚款;清理商业银行为征收机关开立的各类不合规过渡性账户5,239户,涉及金额80.23亿元。
三、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两大政策协调配合
财政资金作为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收支存变动情况对市场流动性影响很大,财政存款已成为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密切关注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国库由此成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发展的关键。
(一)国库现金管理操作稳步推进。国库现金管理是在确保财政支付需要,避免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前提下,以实现现金余额和国库现金持有量最小化为目的的一系列国库资金管理活动。国库现金管理包括所有流入和流出国库单一账户的流动资金。五年来,人民银行加强国库现金管理对市场流动性、货币政策、宏观经济等方面影响的研究,稳步推进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初步建立了货币政策调控与国库资金管理相协调的国库现金管理制度框架,基本实现了国库现金定期存款操作的常规化。2006-2010年,共实施国库定期存款投放操作30期,累计投放资金9296.40亿元,预计到期收益116.93亿元;收回国库定期存款7696.4亿元,实现利息收益75.68亿元;买回国债操作2期,累计中标金额229.90亿元,节省利息支出约0.6亿元。同时,努力推动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工作,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二)国库统计分析的决策支持作用日益明显。国库统计分析以国库收支为主要分析对象,通过对国库资金运行情况的分析和监测,及时反映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及其对宏观经济、金融运行的影响,进一步预测国库资金的变动趋势,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制定、调整提供信息支持与服务,提高国家宏观政策制定与执行效果。五年来,国库统计报表体系不断完善,报表内容和品种不断增加,逐步形成了常规报表与专项统计报表相结合的国库统计报表体系,报表时效性不断提高,报表服务范围逐步扩大,进一步提高了国库统计数据的参考利用价值。建立了地方国库收支月度分析制度,国库资金运行分析工作逐步规范,专题调研材料质量稳步提升,国库特色分析的决策支持作用显著加强。TMIS统计分析模块全面运行,统计分析电子化程度逐步提高,统计分析技术手段不断完善。
(三)国债及其市场管理日益完善。国债发行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一个结合点,对货币供给和货币结构有着直接的影响。一是创新和完善了国债品种体系,与财政部合作推出储蓄国债(电子式)。五年来,共组织国债承销机构顺利发行储蓄类国债10691.07亿元,办理储蓄类国债兑付11000亿元。二是规范国债承销机构管理,与财政部等联合发布《国债承销团成员资格审批办法》,进一步简化了国债承销团审批程序,由原来的每年组建一次改为每三年组建一次。三是建立了良好的国债发行激励机制。2010年,与财政部等联合印发了《凭证式国债承销团成员考评办法(试行)》,规范国债发售行为。四是努力提高国债管理水平,建立和完善国债统计报告制度,开发完善了储蓄国债(电子式)管理信息系统和国库管理信息系统(国债部分),加强国债反假工作。
四、积极推动改革创新,更好服务百姓民生
改革和创新是推进发展的动力,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是促进国库工作不断向前发展的有效途径。五年来,人民银行积极开展国库服务创新,拓展国库服务范围,提高国库支持深化改革的能力。
(一)全面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各级国库部门全力做好国库集中收付、“省直管县”、“乡财县管”和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等各项财税改革的配套工作,推进政府预算外资金、社保基金、工会经费纳入国库核算管理;与有关部门共同出台“土地新政”,加强国有土地出让金收支预算管理;主动调研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实施效果,做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中的收入缴库等配套工作;支持跨省市企业所得税收缴改革,有效配合财政、税务等部门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二)国库直接支付业务稳步拓展。地方国库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8]126号)文件精神,努力扩大国库集中支付涉农、救灾补贴等财政补助资金范围,实现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所需资金直达最终收款人,确保各项财政支出资金及时安全拨付到位;优化进出口产品退税的国库业务流程,提高退税资金到账速度,支持地方对外贸易发展,帮助外贸企业应对金融危机。2010年,全国共有30个省(市、自治区)、196个地市、542个县区开展了国库直接支付工作,累计支付各类政府补助资金1371万笔,约90.8亿元。搭建国库与百姓之间的资金“快通车”,受补助人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享受到党和国家的温暖,提升了各级政府的公信力,受到老百姓的普遍欢迎。
五、构建先进国库文化,积聚国库持续发展动力
国库文化是国库干部共同具有的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是国库人的精神所在,是国库持续发展的原动力。人民银行广大国库干部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从国库工作实际出发,努力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国库发展需要、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国库文化,形成了用文化约束人,用文化培育人的好风气,提高了国库促进经济发展、服务社会大众的能力,为国库的改革和发展积聚新的动力。
展望“十二五”,人民银行将紧紧围绕国家和金融“十二五”规划,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不断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安全意识、责任意识,以确保国库收支准确及时、维护国库资金安全完整、实现国库资金保值增值为核心,着力推动国库管理体制机制建设、法制建设、信息化建设,以及组织体系和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依法履行经理国库职责,不断提高经理国库水平,努力实现国库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