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小区原则配建社区居家养老设施,“一床难求”局面将得到缓解
最美不过夕阳红。在阳光下,老人们身上,散发出一种柔和的色泽,那是岁月的沉淀。
面对可能到来的老龄化社会,杭州正在积蓄一座城市的力量,呵护这一抹岁月的色泽。
昨天从杭州市民政局传来一个好消息:近日,《杭州市养老设施布点规划(2010—2020)》得到市政府批复同意,这就意味着,到2015年,杭州每百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将达到4张,到2020年,床位数会比现在翻一番,达到5张,“一床难求”的局面将得到很大缓解。
目前,杭州市有各类养老机构217家,养老床位数26036张。
老人呢?以65岁以上老人占7%以上为老龄社会的标准,2000年,中国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杭州市比全国提早了整整10年。
2010年底,杭州市老年人口已达116.88万,占总人口的16.97%(全国平均为13.26%);其中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18.09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5.48%。
即便除掉大约1%国家集中供养的三无老人(无生活来源、无法定抚养人、无劳动能力)和五保老人以及85%左右选择居家养老的老人,仍有相当数量的老人需要机构养老。
“1张床位、1个老年人住进去,短则10多年,长则30年。”杭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养老机构不仅存在总量不足的问题,还有结构的问题,民办养老机构有20多个,但经营状况都不乐观,这就导致了郊区空床多,市中心一床难求。
尽管2011年杭州市新增养老床位数6000张以上,还是跟不上老人增长的速度。
预计到2015年,杭州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148万,约占户籍总人口的20%左右,高龄老年人口达23万,约占老年人口的16%左右。
杭州比全国提前1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
目前,大部分的中国家庭,结构是4:2:1。也许目前中间一代的人,还没有感觉到什么养老压力,但是10年、20年后,上一代人集体步入65岁后,怎么养老呢?
杭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除了要加快建设养老机构,还要建立科学的养老规划。比如杭州每个区有多少老人、男女比例如何、有多少养老需求、这些需求又是什么……只要把这些情况摸清楚了,才能合理规划。
基于这样的考虑,《规划》不仅明确要求到2015年、2020年每百名老人拥有的床位数,还细致到了各个城区的养老床位数量。
到2015年,实现每百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4张,其中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拱墅区、西湖区、杭州高新开发区(滨江)等六城区床位总数达到1.86万张,萧山区、余杭区的养老床位数分别达到1.04万张、0.69万张。
到2020年,实现每百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5张,其中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拱墅区、西湖区、杭州高新开发区(滨江)等六城区床位总数达到2.98万张,萧山区、余杭区的养老床位数分别达到1.5万张、1.02万张。
同时,根据布点规划,养老设施将分为机构养老设施与居家养老设施两大类。按照市、区、居住区(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四个等级进行建设,其中市、区级养老设施服务全市老年人,居住区、社区级养老设施服务辖区及就近区域老年人;新建住宅小区按每百户20平方米,且每处不少于100平方米的原则配建社区居家养老设施。萧山区、余杭区也将抓紧完成区养老设施布点规划编制。
到2020年,每百名老人拥有5张床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