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办公室里一下子多了不少包裹。这些包裹都来自于电子商务平台的促销作用。如今,疯狂的折扣早已不是卖场、商城的专属促销手段,这一现象近年来也在各大B2C平台(电子商务平台)上屡见不鲜。
最近的一次B2C狂欢要数11月11日“光棍节”。当天,电子商务平台可谓“腥风血雨”,“全场五折”、“全场一折起”、“全场免邮”……卖家给出的优惠让消费者既惊且喜。有媒体称,在这一天,某家网络购物平台的交易额之和突破52亿,而这个数字是“购物天堂”香港一天零售总额8.5亿的6倍。为什么网络促销+一年一度的“光棍节”就能造就如此庞大的数字?就笔者看来,2011年11月11日,难得一遇的“世纪光棍节”,也被网友戏称为“神棍节”,是促销成功的一大契机。在剩男剩女队伍日益庞大的今天,商家利用这个“人造节日”打起了“感情牌”——购物排遣寂寞。再加上每个月10号是不少单位的发薪日,11月又是商家出清库存、冲量的时间,票子有了,实惠有了,生意自然做得起来。而另一方面,电子商务越来越被消费者接受和欢迎,使网络促销有了足够坚实的后盾。
买卖成了,宾主一日尽欢,后遗症也随之而来。“被退款”、“价格被注水”、“购买多限制”、“限时成空话”……种种抱怨倾巢而出。风光不已的网络促销竟藏了不少猫腻。比如虚假原价,这种手法在商场促销中时有发生,现在却被搬到了网上。又比如折扣水分,不甘愿“被五折”的网商在打折时含有水分的,在活动期间恢复吊牌上的价格,再打折。最终售价可能与平日分毫不差,甚至更高一些。
后遗症凸显的是网络购物的维权与监管难题。这也是电子商务平台的难堪之处——有些商家根本不理会平台的制约和管理,反而为了一己之利影响平台的品牌形象。这是B2C模式管理短板的表现。可是换一个角度,有些问题却是平台自己的疏忽,比如“被退款”。诚然,这或许是“系统”带来的不便,但不可否认,“系统”的超负荷、偏轨道,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操作者的失误。
盈利固然是商家永恒的追求,但量“力”而行、见好就收也未尝不是件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