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讯 (驻义乌记者 施洪灿)
眼下西方的圣诞节与中国的传统春节已是全球两大节日,而且今年这两大节日前后相隔不足一个月,对于习惯拓展“假日经济”的义乌商家而言,产生了不少的影响。今年,喜庆用品的需求发生了不少变化,个性化定制,以及满足双节需求的中西合璧设计的产品更受欢迎。上海、杭州等地的采购高峰也将在随后的半个月出现。
今年的圣诞行情“高开低走”
“今年应该是一个小年,极为平静,销售业绩跟去年差不多。”素有圣诞村之称的福田二区小区显得冷冷清清,正在商铺里闲聊的经营户丁一青感慨,他看到有客人走过还会主动打个招呼,因为经验告诉他,现在还处在圣诞内销的旺季之中,再过一个月,生意估计就随那时的天气一样冰冷了。
80后的丁一青是典型的“创二代”。圣诞村开村之日起,他就是首批入驻经营户,而其所在的海鹏工艺品厂是义乌最大的圣诞配件企业,占据60%的圣诞配件市场。对于充满复杂形势的国际市场,丁一青告诉记者,圣诞节始终是一个国际性大节,需求依然存在。这也是他认为这个行业还值得打拼的唯一理由,尽管海鹏工艺品厂跟其他中国中小企业一样,在充分竞争的义乌市场,不仅要跟客户博弈,还得去适应“微利时代”利润趋薄的现实。
义乌市圣诞行业协会秘书长陈金林,对于圣诞市场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是:今年国内外圣诞行业销售行情基本一致,增幅维持在10%左右。在今年7月份圣诞外销旺季时,他给出了“圣诞企业行情看涨”的判断,但到了年底,他又不得不降低了期望值。
“我从客户中了解到,今年圣诞节与春节靠太近,圣诞节的气氛营造成本明显降低,而且积极性也受到影响。”国际商贸城经营飞翔喜庆用品负责人李先生称,圣诞内销刚刚起步,就开始着手准备春节喜庆用品了,客户直接混合采购,圣诞产品内销受到影响。
定制得提前,采购高峰即将到来
如今,圣诞节和春节是国内两大密不可分的节假日,消费市场对其始终抱有极高的吸引力。随着圣诞用品内销保持稳定增长,为了保持利润不再一味“缩水”,各大商家拿出了看家本领。
丁一清透露说,以往自己生产的圣诞挂铃一箱只能装2串,浪费大量的装箱空间,增加了物流成本。今年,他研发出了可以拆分的圣诞挂件,把一部分生产时间和工艺交由客户执行,一箱可以装8串,既节约了空间,也节省了人力成本。
素来以创新著称的邓氏白马圣诞用品企业负责人邓世清认为,圣诞产品的销售出现了两个利润新增长极。一个是纯粹单一圣诞用品的销售,开始向定制领域发展,个性化、创意性以及耐用性表现出一定的市场杀伤力,企业转向赚创意钱;另一个是圣诞用品与春节喜庆用品开始同步出现,越来越多的客户希望能集中采购两大节假日的产品,并且在设计方面实现中西文化的结合,并希望企业继续以新品引领市场。
“今年定制客户明显增多,近期刚执行了杭州一家地产企业的圣诞用品订单。”义乌知名的礼品供应商星云礼品机构总经理王晶透露,根据他对市场的判断,上海、杭州等地的圣诞、春节喜庆用品市场,除了传统产品的采购之外,还会增加定制业务,需求量也较大。“我们现在都建议老客户提前定制,因为今年圣诞节与春节太接近了,工厂的生产能力受到影响。”
义乌市圣诞行业协会秘书长陈金林也认同这样的观点,他表示:“12月份将是两大节日产品内销市场的采购高峰,考虑到雨雪天气、生产周期等因素不妨提前做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