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使用有序进行
针对创业板公司出现的超募问题,深交所于2010年4月制定并发布了《创业板信息披露业务备忘录第1号——超募资金使用》,对超募资金的存放和使用提出了基本要求,对超募资金的使用程序作了明确规定。
业内人士指出,创业板公司上市前经营规模普遍较小,管理层缺乏运作大资金、大项目的经验。如果投资项目选择不当,极有可能造成上市公司资产流失,损害投资者的利益。因此,强化募集资金使用监管对创业板公司而言十分必要。
通过严格监管,创业板公司规范和诚信意识不断加强,募集资金使用按计划有序进行。统计显示,2010年上市的117家公司中,截至今年三季度,募资使用总额为322.96亿元,占其首发募资总额907.55亿元的35.59%;2011年上市满半年的56家公司中,截至今年三季度,募资使用总额为79.7亿元,占其首发总募资额419.36亿元的19%。
据统计,截至11月25日,超过八成以上的创业板公司对全部或部分超募资金做出了使用安排。21.89%的超募资金得到有效使用。其中,大禹节水(300021)和华星创业(300025)超募资金均已实际使用完毕,另有吉峰农机(300022)等7家公司使用比例超过80%。
除了IPO募集投资项目,创业板公司并购重组活动投入资金量也比较大。创业板公司上市前基本靠内部积累滚动式成长,对外投资规模小,成长缓慢。上市后,这些公司借力资本市场,利用收购兼并实现快速发展。
据统计,截至2011年9月30日,创业板发生大小并购交易共计125笔,并购总额43.8亿元,平均每笔并购金额超过3500万元,78%的交易为股权收购。实施并购交易最多的是爱尔眼科(300015),先后实施了16笔并购交易,累计交易金额3.2亿元,上市网点从上市前的19家增加到36家。
少数创业板公司开始试水跨国并购的探索。万顺股份(300057)斥资7.5亿元收购新加坡上市公司上海亚洲旗下江苏中基和江阴中基各75%的股权;金亚科技(300028)斥资2.29亿一举收购AIM市场的上市公司哈佛国际100%股权。
今年以来,立思辰(300010)等4家公司提出定向增发股份方案,但都属于并购交易,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股权融资范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