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天气很好,杜太太的心情却没有很好。原来半个月前去美国旅行的杜先生刚刚回来,走之前,杜太太把能想到要准备的通通准备好了,把能想到的可能出现的困难也都通通想到了,并交待杜先生做好提前防范的准备,可没想到终究还是百密一疏,杜先生在刷卡消费时赔上了不少手续费,杜太太甚是肉痛和懊恼。
半个月前,杜先生赶上单位两年一次的旅游去了趟美国。太太的化妆品、儿子的NBA球星真品球衣球鞋、老爸的香烟、自己的名牌包包……杜先生这趟可没少花钱。为了消费方便,杜先生还专门提前一个月申请了一张人民币、美元双币信用卡,在美国的时候直接刷这张卡消费的。可没想到,回国后,杜先生却发现,信用卡账单上的金额要远远高于当时的消费金额。499美元的皮包,账单上显示的是546美元;190美元的球衣球鞋,账单上却变成了230美元……所有的消费七七八八加在一块儿,凭空多出了好几百美元。本来出国购物是很划算的事情,相比国内能省下不少税费,没想到却赔上了这么多手续费,这也难怪杜太太叫苦不迭。
后来,杜太太咨询银行相关部门后,被告知是因为杜先生选择了“DCC”交易,即“动态货币转换”。这是一种通过境外收单行将交易货币直接转换为以持卡人本国货币结算的交易类型,区别于境外银联线路的信用卡交易。也就是说,杜先生在美国消费的时候,商户认为其为中国的,卡片账单币种应为人民币。在未事先告知客户并取得客户同意的情况下,将交易的支付货币转换成人民币,为客户主动做了笔“DCC”,杜先生刷卡美元结算当时已经换算成人民币了,回国还款时银行又以人民币兑换美元,因此几次消费都被商家和银行收取了两次货币兑换费用,一来一去,手续费和两次折算时的汇率差异,便是杜先生多出来的几百美元。
对此,银行人士提醒消费者,持双币信用卡在境外消费时,需提防商户在不告知的情况下选择“DCC”交易。通常,“DCC”交易签单有别于普通交易的签单,上面不仅有“DCC”字样,而且会列示两个币种及折算汇率,同时有表述交易金额被转换的字样。客户在签字确认时,应仔细辨认签单上的说明,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并要求商户当场撤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