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财经频道>>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汽车贷款猫腻多 零利率只是噱头还需缴多项额外费用
money.hangzhou.com.cn  2014年01月15日 09:37:04 星期三  来源:每日商报

  零利率分期付款只是噱头,服务费、管理费、续保保证金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贷款买车中遭遇的车贷“猫腻”

  如今,贷款购车已经成为很多消费者的首选,一方面是贷款购车能够减轻车主的经济压力,另一方面不少4S店推出的“零利率”购车政策更是吸引了不少消费者。

  但在实际的购车过程中,“零利率”购车只是4S店的营销政策之一,车主要顺利通过分期购车,还得缴手续费、管理费、续保保证金等诸多的费用。由此一算,羊毛出在羊身上,车主得到的实惠并非很多。因此,消费者在分期购车的过程中,要多留一个心眼,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额外费用让“零利率”政策变了味

  前几天,杭州的董先生在一家4S店购买了一辆大众SUV车型,由于手头资金有限,董先生就选择了4S店的“零利率”金融政策,并打算办理相关的分期手续。虽说是“零利率”,但4S店给董先生开出的一张额外的费用单,让他一头雾水。

  4S店负责金融的工作人员表示,两年内分期付款无需利息,但要支付4000元的手续费,2000元的贷后管理费以及2000元的续保押金。其中续保押金是指在贷款期间必须在4S店指定的保险(放心保)公司续保,如不按规定续保,2000元续保押金将不予退还。

  “如果说还需要缴纳如此多的额外费用,那还不如一次性付款,分期付款"零利率"就是图个实惠,这样一来,反而缴纳的费用更多。”董先生表示,额外费用让“零利率”政策变了味,这仅是4S店吸引消费者眼球的一个噱头。

  业内人士透露,实际上目前个人在向银行借款时银行为了降低风险,不直接放款给个人,而是要求借款人找到第三方为其做信用担保。因此4S店要求的这些额外费用就不难理解。现在售后和金融分期已经成为4S店重要的收入来源。

  收费名目多监管存漏洞

  据了解,目前杭州地区汽车消费贷款的收费并不规范。有的公司汽车贷款担保收费项目繁多,包括担保费、贷后管理费、公证抵押上牌费、保证金、续保押金、上门服务费、资料费等,加起来有近十项。

  此外,还存在收费项目不一致、收费标准不统一的现象,如有的叫贷后管理费,有的叫保证金。贷后管理费也不统一,从1000元到3000元不等。即使收费名称一样,收费标准也相差甚远。以担保费率为例,有的按2%收取,有的按3%收取。因此,同样的一笔车贷,在不同的公司或金融机构办理,可能会产生非常大的费用差别。

  汽车贷款中的乱收费,一方面是由于监管存在漏洞,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4S店、担保公司和银行间或已形成灰色利益链。一些车主可能根本察觉不到其中的猫腻,即便事后发现问题,由于借贷者始终处于弱势一方,想要讨回公道也是举步维艰。

  因此有人提醒广大消费者,在分期购车时必须问清楚4S店的具体金融政策,不能贪图便宜而遭遇陷阱,特别要问清楚收费等额外的费用,以便减少不必要的费用。

作者:胡建国    责任编辑:罗彩霞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关键字:  
 
-“土豪”年终奖:360送股份 刘强东派百万现金
-银行破产条例或年内推出 “大而难倒”银行将受储户青睐
-去年银行卡跨行交易金额32.3万亿元 同比增近五成
-徽商银行前独董遭证监会调查 或因天丰节能造假
-2013年度经济盘点:十大理财钓鱼
-12国际知名品牌童装齐含毒 阿迪达斯去毒承诺未兑现
-李泽楷效仿父亲抛内地物业 拟售三里屯盈科中心
-险资入市比例有望提升 1.5万亿元弹药蓄势待发
-四大行新年12天新增信贷3200亿 1月过万亿成定局
-2013年26省调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18% 上海最高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4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