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券商面临资金上限
“现在我们的财务部门在考虑怎么筹措资金。”一家大券商表示,目前自有资金快要接近使用上限,券商一方面是增加资金筹措渠道,一方面要比拼客户挖掘能力。
这家公司表示:“现在两融规模已经做到300多亿元,基本上公司的钱快用完了。同时,很多其他中等券商也都停掉了融资,必须要等客户资金还回来再有额度了。”
“我们做过测算,全行业两融余额比总体托管客户的资产总额,也就是看看整体的盘子有多大。”据悉,这一测试数据基本可以看出券商对两融客户的挖掘程度如何。值得关注的是,这一数据反映,两融业务发展好的,必然是那些具有优质大客户的中大型券商。小券商起步晚,规模比较小,客户也是中小规模,但两融业务主要是大客户,以及中等以上客户。在门槛都降到零的情况下,能够带来更多收益的仍旧是中大客户。
“下半年我们鼓励营业部两融余额达到10亿元规模,能够完成的就有公司特别嘉奖。”一家老牌券商表示,因为一旦两融规模上10亿元,按照3%的利润,该营业部一年就有3000万元的收益,日子就很好过了。那些拥有大客户的大型营业部发展后劲还很足。
在两融余额达到9000亿元的背景下,券商的两融空间还有多大?有的券商预测大约为12000亿元,但有的分析师预计的规模更大。关键在于后续资金,目前券商纷纷启动新一轮扩充资本金的手段,国信证券(行情,问诊)即将上市,已上市券商的融资渠道相对较多,比如发行短融债、增发等等。日前,光大、广发就纷纷调高了两融业务的开展规模。
爆发性的增长之后,这块业务会进入稳定增长期。在券商看来,后续资金不应成为真正的制约。有分析师表示,两融收益权若确认为非标资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券商两融资产盘活,但对业务的实质限制有限。随着两融业务的迅速扩张,部分券商两融业务额度达到上限,在此背景下产生了两融资产收益权转让的需求。从目前来看,主要是银行资金投资两融收益权,这类资产相对来说收益稳定、风险较低。若将两融收益权确认为非标资产,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银行投资两融收益权,但就券商来说,随着更多融资工具的使用,未来两融业务发展的资金限制将不是该业务进一步扩张的最主要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