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个话题,两个互联网大佬都讳莫如深,不愿多谈。阿里只说“方向”:
阿里:主要满足小微企业和个人消费者的投融资需求,具体来说是主要提供20万以下的存款产品和500万以下的贷款产品。
腾讯则更为谨慎,只谈“信心”:
腾讯:我们将近有十多年的财富运营经验,以及微信支付的风控管理经验,这些经验都能够运用到我们新的银行当中。
不过即便如此,腾讯还是在2015年前和外界打了个招呼:2014年12月28号,国内首家互联网银行——深圳前海微众银行官网正式上线,“科技、普惠、连接”是腾讯写在首页上的宣传语。微众主打移动互联网金融,而我国移动银行的用户数已经超过2亿。再过两年,三分之一的中国人都将在手机上完成存贷汇业务。
事实上,存、贷、汇作为银行三大核心业务,早在2013年就已经被互联网撕开一个大口:截至目前,“一块钱也能投资、消费转账两不误”的余额宝用户数已经超过1.49亿,累计为用户赚得200亿元,相当于请每个用户的三口之家看了一场电影。它抢夺的是银行来自散户的存款:
孙立坚:你给我管理财富,回报越高,我就把钱交给谁。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确实可能挑战只做息差业务的银行资源。
而作为金融核心的信贷业务,也在被逐渐蚕食。京东的“白条”、阿里的“花呗”,从贷款申请、审批到额度的发放和使用,一条龙线上服务,几分钟即可完成。企业的贷款额度从看规模转向按信用重新划分:
魏强:所有通过阿里巴巴一达通出口的企业,过去半年每出口一个美金,你就可以获得一块钱人民币的纯信用贷款。最高的贷款额可以达到1000万人民币。
有人说,金融的第一要务是安全,互联网则讲究便捷和开放,两者天然矛盾,互联网金融不能管控风险。马云这样回答:
马云:一个经济学家讲互联网是一个渠道,金融是一个风险生意,原则上互联网公司没办法做风险。我并不认为,互联网掌握的所有数据把风险控制在从一开始到最后的每一个过程,而传统的金融是把风险在最后一关控制住,我觉得互联网金融本身是建一个有信用的体系。这个建好以后,金融自然就会容易很多。
原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说,互联网带给银行业最根本的冲击是商业逻辑和思维方式,这一年,互联网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规模渗透进贷款、基金、保险各个金融领域,而监管层也在以最大的限度给予互联网金融支持和放行,促进金融行业的竞争和变革。这并不是一场零和游戏,如果真有交战双方,那最终的胜者,将是普惠金融下的你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