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经济新常态下,对此也不必恐慌。特大城市的“限购”政策毕竟还没放开,购买力相对受到限制。同时随着投资渠道的多元化,人们对房子的投资、投机性需求在下降。更何况,贷款新政、公积金新政倾向于保障基本需求,保障房、自住型商品房的入市也在分流部分“刚需”。当然,随着工资水平、财产性收入的日益提高,居民购买力绝对水平还要上升,稀缺的地段、改善性需求以及学区房等,难免受到追逐、热捧,这就只能交给市场来决定、来调节。
一提市场,有人就犯嘀咕,担心只涨不跌。其实,规则健全的房地产市场,并不会单边上涨。相反,不切实际的行政干预,只会火上浇油,扭曲供需平衡,让房价更为畸形。2013年以来,房地产调控更多是“无为而治”,运用既有的工具、遵循既定的节拍,适度放松了部分行政性干预,房价未见报复性上涨,反倒一步步地回归了合理区间。
谁都不能否认,从逼仄的“鸽子笼”、简陋的平房,到红砖青瓦的筒子楼,再到今天绿树成荫、溪水潺潺、有物业管理的现代小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市场之手”的力量。放眼未来,进一步改善人居条件,仍离不开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认清这一点,广大购房者就要理性看待涨跌,而不能指望谁用行政手段一巴掌把房价打到完全让每个人“满意”。
身边常有朋友抱怨,北京的房价太贵,一年到头的工资还不够买个卫生间。这是市场决定的结果,当然也有一定的政府责任,比如保障房的建设、非首都功能的疏导、都市边界的划清。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北上广深常住人口的扎堆,教育、医疗、交通资源的紧绷,也并非一日之寒,解决起来都需要时间,需要政府的紧迫感,需要民众的承受力,需要我们共同的历史耐心。
看不见的,是市场的手;看得见的,是人的迁徙。有评论称深圳房价暴涨,“最本质的还是货币”,这话说对了一半。说到底货币还是由人支配,反映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对特大城市来讲,严格控制人口规模才是釜底抽薪的调控良策。靠行政引导、市场主导,让城市定准方位、个体找准方向,房地产才能回归居住的本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