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告诉王先生,近期遇到很多类似报案,手法类似。不法分子通过登录受害人网银,购买贵金属理财产品,这时候存款还在受害人账户上,只是变成理财产品。骗子谎称可以帮助阻截购买或赎回,骗取受害人短信验证码,从而盗取受害人账户资金。
“骗子的狡猾在于,受害人看到账户余额瞬间被‘蒸发’,一慌忙就容易落入陷阱,把验证码告诉骗子。”一位银行从业人员告诉记者,值得注意的是,骗子索要的短信验证码并不能“赎回”理财产品,而是可以进行网络购物支付、转账的短信验证码,从而把其他的存款悄悄转走。
记者调查发现,近期像王先生这样遭遇的人不在少数。广州的李先生按照自称“拍拍网”客服人员的要求提供了短信验证码,对方转走1万元后无法联系……随着北京、广州、上海、青岛、长沙等地类似案件陆续曝光,不少受害者还自发成立了QQ群,互助维权。
片面强调交易便捷
忽视安全管理
一个骗局的完成,涉及多个流程和环节。记者梳理发现,这其中既有客户保管个人信息不善被不法分子钻了空子等原因,也和当前部分银行推出的一些金融产品服务片面强调交易便捷、忽视安全管理,安全漏洞被不法分子利用有关。
——信息泄露是资金被骗的“祸首”。
这类事件中,不法分子首先要获取客户账号、开户信息、密码、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这些信息通过多种渠道泄露,有的是保管客户信息的单位工作人员泄露,有的是客户个人保管不善,被不法分子诱导,登录钓鱼网站或被植入木马程序等,导致账户密码泄露。
专家指出,银行应加大自查、内查,谨防客户信息被泄露。但如果由于客户自身原因导致信息被盗,会给银行在交易的辨识上产生一定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