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调研’更加直观,从信息触达方面来说,更能让大家接受。此外,相较于目前券商普遍都是文字加图表形式的研报,更加新颖,也更容易得到受众关注。”某券商研究员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2023年一季度,国内共有78家券商4247位分析师,发布了43269份研报,共覆盖2060家A股上市公司,日均约480份研报。而2023年一季度研报产出数量较2022年四季度有所下降,但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14.79%。
上述某券商研究员表示,“对券商和研究员来说,研报是开展工作的基础一环,对行业有比较深刻的研究之后输出观点,才能提升在业内的影响力,影响力提升才可能会吸引相关客户,带来一定的收益。”
“虽然不同券商研究所的侧重点和优势有所不同,但目前券商研究存在趋同化倾向,如研报的基本写作策略、数据来源、论证方式等均具有趋同性。因此,各大券商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好的流量、关注度,获得更好的收益和效益,达到相关目标,需要在研报的撰写上进行创新。”王鹏表示。
他进一步表示,“可能有一些‘体验式研报’存在蹭流量完成业绩之嫌,但更多情况下,券商在研究领域推陈出新,针对不同的事件、不同的主体、不同的市场需求,推出不同形式、非千篇一律的研报,真正给客户、市场、投资者提供好的报告,为客户提供更具差异性的、更有深度的服务,总体来说是值得提倡的。”
行业协会高度关注券商研报制作和发布的规范性。2020年5月底,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了《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执业规范(修订稿)》、《证券分析师执业行为准则(修订稿)》两份行业自律规则,对研报质量、研报信息来源、证券分析师制作发布研报行为规范等相关方面提出要求。
谈及券商研报的量与质,上述某券商研究员表示,“如果要在量与质上取一个先和后的话,我认为要先质量、后数量。是否能回答市场的关切、提供差异性观点,并能够在现实中落地和佐证,这是一篇好的研报所需要的。而在满足质量的基础上,要多产出更多有深度、有质量、有时效性的研报。”
王鹏则表示,“券商在研究方面,质和量一样重要。在质和量之间要争取一个平衡,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争取有更多的数量、覆盖更多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