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于南: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资本市场优胜劣汰和资源配置优化已初见成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健全退市机制的呼声亦越来越高。日前,沪深交易所发布改革后的退市制度征求意见稿,意味着广受关注的新一轮退市制度改革正式启幕。
本报记者 孟珂
退市新规正在征求意见,退市股也即将增添新成员。
近日,有两家沪市上市公司触发面值退市条件。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截至12月22日,年内沪深两市共有18家公司被强制退市(或已经被交易所启动强制退市流程),其中面值退市11家,占比为六成。业内人士认为,未来面值退市将成市场化退市的主要形式,投资者炒作绩差股的热情将持续降温,同时,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对于业绩连续亏损、财务造假、内幕交易等高风险个股敬而远之。
股价低于1元
则投资价值不被市场认可
苏宁金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何南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旦上市公司股价持续低于1元,可以说明其股票价值已经不被市场认可,业绩连年亏损,公司经营管理已出现严重问题,因此退市是大概率结果。近两年因低于面值而被退市的上市公司数量增多,可以预计未来面值退市或成市场化退市主流。
综合来看,这些低价股都具有业绩大幅下滑、债务违约压力大等特征。资料显示,最近两家触及面值退市的上市公司中,一家公司持续亏损,且2020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6.23亿元;另一家公司今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暴跌93.73%至216.94万元,公司账面货币资金仅剩545.9万元,但短期借款却高达10.49亿元。
何南野表示,随着A股注册制向全市场推进的步伐加快,新上市企业的增多,A股国际化趋势加强,好企业将受到资金的追捧,差企业将无人问津,因此,低价股本质上是投资价值的缺失,要想从低价股上获得较好的投资回报是很难的。
面值退市
需注重投资者保护
12月14日,沪深交易所发布退市规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其中在交易类指标方面,将原来“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面值”修改为“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人民币1元”。
《证券日报》记者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整理,截至12月22日,剔除暂停上市的公司,有78只股票价格低于2元/股,其中,有7只股票价格在1元/股附近徘徊(低于1.1元)。
中山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湛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征求意见稿修订面值退市细则,将推动市场化退市的发展,加快市场的出清速度,提高退市效率,实现优胜劣汰,对上市公司形成有力激励和约束。
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截至12月22日,按照交易所终止上市日期计算,年内退市锐电、天茂退、东沣B退、天宝退、退市美都、盛运退等共有11家公司因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均低于1元面值被终止或即将终止上市。相比2019年6只面值退市股,今年面值退市公司数量大幅增加。
李湛表示,虽然今年面值退市公司数量有所增加,但整体数量还是相对较低,随着未来退市新规正式出台,触及退市红线的企业将持续增加,“1元股”的风险显著加大,常态化的退市机制将得到进一步完善,预计未来的退市股票数量也将呈现增加趋势。
面值退市股逐渐增多,加大投资者保护成为迫在眉睫之事。李湛表示,对投资者而言,退市新规将引导更多的投资者把关注重点回归到上市公司基本面,引导投资者形成健康成熟的价值投资理念。在加强投资者保护上,一方面监管部门需要完善事前预警机制,对上市公司实现严监管,压实中介机构责任,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另一方面需完善集体诉讼制度与民事赔偿制度。
何南野表示,面值退市股增多,对资本市场和投资者而言是好事,有利于加强资源的优化配置,让好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支持,进而做大做强,培育出更多更伟大的企业,让投资者能够分享到其成长的红利,降低投资者的投资风险。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即将因面值退市的股票,需加强信息披露,以降低投资者买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