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2月15日电中国社科院15日发布的社会蓝皮书指出,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各种挑战和社会问题。特别是收入分配、劳动关系、物价房价等问题比较突出。该书总结出了2010年中国社会建设面临的5个主要矛盾和挑战。
经济运行进入新成长阶段,发展模式亟待转变
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暴露了中国经济增长过分依赖出口和投资所潜在的危险。加入WTO后的2001年到2008年,中国外贸平均增速比世界贸易年均增速高11.1个百分点,外贸依存度相应上升了20多个百分点。
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从金融扩散到实体经济后,过去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受到严重制约,暴露出了经济效率不高、粗放型增长以及内需长期难以拉动经济增长等问题,过度依赖出口也加剧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
蓝皮书认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个人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中国在世界经济产业格局中的位置,是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内容。
部分地区劳动关系冲突显化,新生代农民工备受关注
2010年,中国部分产业集中的地区,劳动关系呈现紧张局面,劳动关系冲突显化。南海本田工厂的集体停工、富士康员工的连续跳楼自杀事件,震惊全社会。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80后”的农民工更渴望融入城市。
蓝皮书认为,推动城乡一体化和解决好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公平的需要,也是中国经济增长、扩大内需的内在要求。
收入分配改革举步维艰,警惕进入“中等收入国家陷阱”
收入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并未根本扭转,收入分配秩序还有待理顺。收入分配的改革,因为触及既有的利益格局,遇到种种阻碍、举步维艰。收入分配秩序中存在的一些不合理、不合法的因素,引起群众不满。蓝皮书认为,贫富差距过大,基尼悉数远超正常水平,将造成社会矛盾加剧,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2010年中国人均GDP预计将超过4000美元,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蓝皮书称,中国需要警惕进入“中等收入国家陷阱”。
“土地城市化”再现热潮,警惕损害农民利益
蓝皮书认为,中国城镇化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大规模圈占农地和各地不断发生的强行拆迁、暴力拆迁问题。
“土地城市化”出现热潮,更多是反映了土地财政的强大刺激,而不是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的真实需求。需要警惕在“土地城市化”中严重损害农民利益。
半城市化问题突出,部分地区乡村凋敝
中国目前的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人口城市化落后于土地城市化。乡村工业越来越失去竞争力,新兴产业逐步向大中城市和工业园区、新技术开发区聚集;巨大的城乡差距,让许多年轻人不愿再生活在乡村。“产业空”、“年轻人空”,再加上“住房空”等因素,造成了一些乡村的凋敝和衰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