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财经频道>>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高息借贷渐成民间理财手段 非法集资现象抬头
money.hangzhou.com.cn  2011年09月14日 08:37:53 星期三  来源:河南日报

投资公司的宣传很诱人。安戴摄

  在银行信贷紧缩、通胀压力不减、股市楼市财富效应暗淡的当下,大量民间资金流向民间借贷行业有其必然性,借助民间借贷的渠道,无数求贷无门的中小企业也获得了宝贵的资金“输血”。但与此同时,旺盛的资金需求也催生了诸多民间高息借贷乱象,非法集资行为在一些地方沉渣泛起。

  部分居民的理财首选

  “钱放股市一直跌跌不休赔钱,买房又是限购,放银行利率又那么低,再加上现在通胀因素的抵消,不放高利贷放哪里呢?”9月11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市民李先生如此解释,他刚刚把银行存款14万元取出来,放进一家熟人介绍的投资公司中,“月息5分,放半年。”李先生对这样的“收益”颇为满意,并说他身边很多亲戚朋友都选择了这样的方式“理财”。

  吸引李先生这样普通人财富“大挪移”的是各种投资机构开出的诱人高息。记者在省内多家投资机构了解到,短期借贷的月息已经达到了3分以上,某些行业(比如房地产、矿产投资等)已经没有低于5分的,还有极个别公司开出8分、一毛的惊人高息。

  这意味着,投资者如果把钱放进去,一年的收益可以轻轻松松地达到30%以上,高的甚至翻倍,在实体经济平均利润率不足5%的今天,吸引力可谓巨大。

  记者在我省多地调查发现,把钱从银行“搬家”到各种民间高息借贷机构已经渐成风气,部分城市民间高利贷的参与者群体已经显示出普遍性,很多受访者反映身边的参与集资者,已经超过了10%以上,某些区域甚至达到了两成或者三成,乃至更高。

  更让人担忧的是,在参与高息集资的人群中,以中老年和上班族为主。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有部分中老年人将用来养老的积蓄从银行“搬家”出来投入其中,很多激进的年轻投资者,甚至“奋不顾身”地将房产抵押套现投资。

  “民间高息借贷本身就是高风险的投资行为,如果投资者本身抗风险的能力较弱、或者举债投资,等于又增加了此类行为的风险系数。”有业内人士不无忧虑地告诉记者。

  集资“马甲”多变

  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除了一些充当资金中介的投资公司、担保公司等之外,活跃在民间的非法集资形式可谓五花八门、多种多样,“马甲”大致分为:房地产投资项目、矿产资源项目、新能源项目、高新农业项目等。

  这些公司大多通过穿上高新技术的外衣,虚构房地产、矿产资源等投资项目,展示“良好”的发展前景和盈利能力,许以高出银行利率数倍甚至几十倍的高息做诱饵,通过亲友、同事等熟人关系介绍的“病毒式”营销,将大量投资者拉入“局”内。

  一位省会资深金融界人士介绍,简单回顾一下历史不难发现,民间的非法集资“病毒”爆发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大致十年一个轮回,并且会以新的变异形式出现。以前可能“附着”在某些项目上,现在又可能“附着”在另外更有时代性、更具吸引力的形式上,而烈度和参与程度也会更高于前者。

  泡沫隐忧

  市场上充沛的“钱流”,让很多集资机构都能在短时间内积聚大量社会财富,但是,很多民间融资机构并没有完备的风险控制体系,对于巨额资金的利用漏洞颇多,风险隐患隐现其中。

  在多家投资公司做法律顾问的李立峰律师告诉记者,很多投资公司并没有像银行一样的风险控制体系,项目投资的综合评估、投资规模的大小等完全凭几个投资人的主观印象。

  在他实际接触的投资公司中,有的投资机构甚至违背投资行业的大忌,将半数的融资资金投入一个高风险的行业中“博取”暴利。“这样的投资公司很容易因为一笔资金的回收困难,造成整个资金链的断裂。”李立峰说。

  另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很多投资机构的资金大多投向了房地产、矿产资源等所谓的高利润行业。而这些行业大多是资金需求量巨大、受政策面影响较大的行业,一旦出现行业波动很容易造成资金链的断裂,引发挤兑,波及社会。

  在投资实体经济之外,还有部分投融资中介机构将同行业间的资金拆解作为“主业”,“一笔资金在多家投资机构间流动”,“利息从三分抬高到七八分”,层层加码,专门靠抽取利差为生。

  风险提醒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四倍。”高于同期银行利率的四倍将不受法律保护。对于那些急于把自己的钱放出去,以钱生钱、赚快钱的投资者,李立峰律师提醒一定要防范风险。

  “你想着人家的利息,人家惦记着你的本金。”李立峰说,你借钱给别人的时候,就要考虑到对方的资产和信用,不要受那种高利的诱惑,有可能你短期内从你的本金当中拿取利息,但将来你本金根本要不回来。

  在甄别非法集资时,除了利息高低之外,一个重要的区别标准就是,是否摸钱。业内专业人士告诉记者,如果一家投资中介直接让你把钱打到该中介账户或者个人账户的话,那么你就要小心了。

  疏导为上

  要预防民间借贷有可能爆发的危机,纯粹打压不是办法,只有通过一些方式疏导,才能有效地消除风险隐患,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王勇说,比如,要下大力气解决股市中存在的问题,让投资者能够感受到财富效应,这就能吸引投资者把闲散资金投入正规的金融产品;其次,要加快中小企业资产证券化过程,让中小企业能以较低的成本获取贷款支持。

  采访中,省内多位正规民间金融机构负责人也呼吁,政策在对待民间借贷发展上能区分合法与非法的界限,既不能“一刀切”全盘否定合法民间借贷的积极意义,也不能放松对非法集资的打击,走出“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怪圈。

  上述人士希望,能针对合法民间借贷机构的行业特性,给予相应的行业政策、规范,推动民间借贷的阳光化,使其处于金融监管能力所及的范围,并借此积极推动金融服务机构的多元化,让民间资本在金融领域更有可为。

作者:翁韬    责任编辑:罗彩霞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关键字:  
 
-高息借贷渐成民间理财手段 非法集资现象抬头
-中小板指数创13个月新低 新股破发再现熊市征兆
-外交部:我国将继续投资欧洲市场
-夏季达沃斯论坛今日开幕 温家宝将出席并致辞
-中信集团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21位
-中秋过后猪肉价格将居高不下
-阳澄湖大闸蟹中秋节未上市 正品本周六开售
-5家上市银行豪掷千亿买理财产品 疑为变相放贷
-比亚迪大幅裁员利润锐减 仍称要做中国第一车企
-基金仓位回升 不过趋势仍不明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6022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