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各机构研报或者听各专家分析时,“不确定”是我最不愿意遇见的字眼。因为参与金融市场,明确知道“经济不行”,大不了就不参与,但是如果对未来的研判充满“不确定性”,投资就需要背负难以言说的风险。
最近,我偶然看到了CRB指数(美国商品调查局依据世界市场上22种基本的经济敏感商品价格编制的一种期货价格指数)五年走势,突然意识到大宗商品价格的演绎可以很有效地帮助我们消除这种不确定性:大宗商品价格下跌通常表明市场对大宗商品的需求萎缩,经济陷入困境,进而对股市造成困扰。
比如,原油价格从2008年的147美元/桶暴跌至2009年初的35美元/桶。同期CRB指数从470暴跌至200,跌幅深达57%。而在那个极端,美国甚至全球经济发生了大衰退,标普500指数同期下挫了57%。同样,在2010年夏天,CRB指数从293下跌至248,跌幅达15%,美国的经济复苏陷入困境,标普500指数在那个阶段也下跌了15%。而在今年春天,大宗商品价格再次暴跌。到目前为止,CRB指数已从其今年2月份的最高位下跌了10%,美国经济复苏再次陷入困境,欧洲市场也跌入冰点,尚无触底反弹迹象。
回到国内,这样的关联度也同样存在。生意宝旗下大宗商品数据商生意社发布了本年度首次经济“危险预警”:5月上旬(5月1日至10日)大宗商品供需指数(BCI)显示为-0.33,是今年来首次转负,其平均涨幅为-0.92%。BCI来源于化工、放置、农夫、能源、有色、钢铁、橡塑、建材八个行业100种国民经济最上游、数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基础原材料价格波动。历史监测数据显示,BCI指数从今年1月(0.2)、2月(0.16)、3月(0.04)、4月(0.01)到5月上旬的-0.33,折射出宏观经济还在继续下行。与此相对应的是,大宗商品市场也在近期回吐了今年以来的所有涨幅之后,多数期货品种已经创下年内新低。
大宗商品位居制造业的最上游,而产业链存在传导效应,也难怪有人说上周末央行下调了准备金率,但市场并未有太大的起色的缘由,或许从“大宗商品回吐前4个月的涨幅”中可以找到。
所以5月中下旬,大宗商品价格如果不能企稳,国内宏观经济从6月开始或许会进入新一轮的下行,而这也势必将继续带来商品价格下滑的恶性循环。
如此,你的不确定性是不是消除了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