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国家发改委上调了汽柴油价格,全国多地汽油都回到8元以上。尽管此次涨价早有预期,并且国家发改委考虑到春运压力将涨价延后一段时间。但同一天台湾成品油降价的消息却让公众颇感意外。台湾中油自25日凌晨零时起调降汽、柴油价格每公升各0.4元、0.3元,其理由也是国际油价近期变动较大。为何同样的国际背景,同样的理由,结果却大相径庭?
其实差异在于双方的定价机制不同。据了解,台湾也实行跟大陆类似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实行上限管理,不过调价周期是一周一调,与国际油价的联动性更强。
目前大陆成品油定价机制有两个条件:22个工作日和上下波动4%。虽然也在跟国际市场联动,但反应周期有点长,自然会慢半拍。上一周的国际油价跌字当头,但是如果从近三个月的行走曲线来看,主线的确是上涨。
而要避免这种尴尬,当务之急是尽快出台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方案,并且公开透明。现有的成品油调价机制是2009年推出的,但是自2010年四季度爆发严重柴油荒凸显出两大弊端:一是变化与国际不同步;二是容易滋生投机炒作行为。因此,新机制何时推出一直在聚光灯下,国家发改委此前也曾表示将适时推出。业内专家普遍认为,缩短调价周期、加快调价频率将是改革的方向。坊间流传的方案提及,调价周期或将减到10个工作日。
眼下新机制推出的呼声日高,不过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新机制并不只意味着跌得快,反之上涨也将更快——国际油价下行,汽油自然会下跌;但国际油价向上,汽油也会水涨船高。事实上,仅2月份,台湾中油就已三次上调成品油价格。
据了解,目前国际上主要有三种成品油定价模式:一是完全市场化,管理部门不介入,每家公司甚至每个加油站的价格都不同,但差距不大,价格每天都会变;二是政府制定规则,实行上限管理,一些新兴经济体多采用这种方式;第三类就是完全由政府定价,如沙特等一些产油国多用这种方式。具体模式因人而异,不过一个更加公开、透明的新机制才是众望所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