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办公厅近日下发了《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以下称《意见》)。这份被称为金融“国十条”的《意见》从多个角度阐释了如何“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意在加强引导金融对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支持作用。
《意见》共十条重点要求,包括: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合理保持货币总量;引导、推动重点领域与行业转型和调整;整合金融资源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加大对“三农”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进一步发展消费金融促进消费升级;支持企业“走出去”;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进一步发挥保险的保障作用;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严密防范金融风险等。值得注意的是,和以往原则性定调不同的是,此次《意见》针对十大重点要求提出的具体规定十分细致,其中像“支持文化、教育等新型消费”等提法更是充满新意。
《意见》提出,要引导、推动重点领域与行业转型和调整。记者注意到,这一方面,其中较有新意的提法包括:“加大对现代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消费、服务业等领域的资金支持力度”;“对合理向境外转移产能的企业,要通过内保外贷、外汇及人民币贷款、债权融资、股权融资等方式,积极支持增强跨境投资经营能力”;“对实施产能整合的企业,要通过探索发行优先股、定向开展并购贷款、适当延长贷款期限等方式,支持企业兼并重组”等。
《意见》又提出,要重点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在这方面同样有部分有新意的提法,譬如:逐步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常规化发展,盘活资金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适度放开小额外保内贷业务,扩大小微企业境内融资来源;支持符合条件的银行发行“三农”专项金融债等。
在重点支持领域中,最受关注的或许还是消费相关的内容。《意见》明确提出,要积极满足居民家庭首套自住购房、大宗耐用消费品、新型消费品以及教育、旅游等服务消费领域的合理信贷需求。
银监会进一步补充称,“传统上,住房、大宗耐用消费品的信贷需求是消费金融主体业务”,而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消费结构不断改善,新型消费业态不断涌现,金融机构要加强对新型消费品,以及诸如文化、教育、旅游、养老等服务消费领域的信贷支持。
最后一个领域是支持企业走出去,其中“创新外汇储备运用,拓展外汇储备委托贷款平台和商业银行转贷款渠道”等提法较有新意。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认为,目前我国确实到了一个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迫在眉睫的时期,需要改变以货币政策调整等短期措施来刺激经济发展的倾向,跳出过去“头痛治头、脚痛医脚“的圈子,转而对整个金融体系进行全面理顺和系统规划,而《意见》的出台恰好就扮演了这个角色。
“从宏观经济形势和银行流动性看,当前是调结构的最佳时期。”广东银监局办公室负责人也表示,“这次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措施,在货币政策上看,既不是从紧也不是放宽,真正的目的在于调结构。过去出台刺激经济的政策措施是条条见金钱,这次是款款调结构,实际上是要把资金逼入实体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