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近日表示,由于部分上市公司股价跌破净资产,为加强市值管理,监管部门召集9家银行和6家央企举行普通股回购座谈会。会议讨论了用优先股等工具进行回购的可能性。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回购能支撑上市公司股价,今后可能成为一种趋势,而破净幅度较大的国企预计在其中打头阵。
股票回购,是指上市公司利用现金等方式,从二级市场上购买本公司发行在外的一定数量的股票的行为。很多上市公司在股票回购完成后将所回购股票注销,从而使总股本有所减小。
上市公司回购的一个重要动力,是公司价值遭到低估,特别是股价大幅低于净资产。相关统计显示,由于今年以来沪指下行,破净的股票数量不断增加,目前已超过140只。其中,交通运输业、钢铁业和银行业贡献较多,分别达到25只、23只和11只。值得注意的是,在破净名单中,国企是“主角”,不少中字头的央企领衔破净榜。
一般而言,为避免破净,上市公司会采用大股东增持或回购的方式进行市值管理。上海师范大学金融工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黄建中表示,与增持相比,回购对股价的支撑作用可能更明显。因为回购减少了公司发行在外的股票数量,可以提高每股净资产,增加每股收益,财务指标的改善对股价无疑有正面刺激。
A股上市公司为何不爱回购?片面追求规模可能是障碍之一。此外,缺钱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东北证券策略分析师沈正阳指出,回购需要现金,这对现金流糟糕、负债率高的企业形成了挑战,尤其是那些经营困难的钢铁、交通企业,实现的难度更大。
监管部门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在证监会推出的优先股试点中,允许上市公司发行优先股募资进行二级市场回购。
沈正阳认为,新一轮的国企改革,强调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在这种导向下,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回购的案例会越来越多。”
那么,究竟是哪些公司可能进行回购呢?毛长青指出,低估值的大盘蓝筹股将是回购的主要受益者。从行业来看,建筑、房地产与电力行业进行回购的意愿较为强烈。
对于中小股民而言,回购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题材。但投资时需注重两点:一是回购带来的股价回升可能昙花一现。二是一些公司的回购曾出现失信行为,包括市场操纵、内幕交易、利益输送等,这需要各方加强对回购过程的监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