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央行联合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管局共同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下称《通知》),终于坐实了这份自去年开始就已经在业界广为流传的“9号文”。《通知》界定了六种同业业务类型,并提出了十八条规范性意见,对同业业务期限、各项业务分类管理以及单家商业银行同业业务规模等提出了明确的规定。值得一提的是,《通知》明确表示,将对同业业务的期限错配问题进行监管,控制好流动性风险,改善阶段性“钱荒”问题。
同业业务发展迅速暗藏风险
同业业务是指金融机构之间开展的以投融资为核心的各项业务,主要业务类型包括:同业拆借、同业存款、同业借款、同业代付、买入返售(卖出回购)等同业融资业务和同业投资业务。
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同业业务发展极为迅猛,已经成为国内商业银行的重要业务和主要利润来源之一,数据显示,2009年年初至2013年年末,银行业同业资产从6.21万亿元增加到21.47万亿元,增长246%,是同期总资产和贷款增幅的1.79倍和1.73倍。
但发展过程中的风险问题也逐渐暴露,同样在2009年年初至2013年年末,同业负债从5.32万亿元增加到17.87万亿元,增长236%,是同期总负债和存款增幅的1.74倍和1.87倍。尤其是去年6月的那场“钱荒”,被广泛认为是同业业务系统风险呈现的结果。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副主任吕随启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就曾直接指出,去年6月的“钱荒”就是因为银行将短期资金用于长期投资,期限错配严重,因此一遇到季末考核时点,资金不能及时回收才出现的风险性问题。
此次《通知》对同业借款业务期限进行了规定,最长期限不得超过三年,其他同业融资业务最长期限不得超过一年,业务到期后不得展期。
银行理财、互联宝宝收益均将走低
专家表示,此次对同业业务进行规范,能够促进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回归流动性管理手段的本质,有利于降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缩短信贷资金链条,进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不过,业内人士指出,这对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也会产生影响,尤其在短期资金长期配置问题得到有效改善后,势必迫使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走低。该人士透露,为了满足市场对银行理财高收益率的要求,尤其是在近一年多来面对互联网宝宝的冲击,银行往往将成本较低的短期资金用于收益更高、期限更长的投资业务,资金错配问题由来已久,因此,新规的出台可能会导致商业银行面临巨大的业务调整压力。
除了银行理财,以互联网“宝宝”为代表的货币基金,其高收益也或许要暂告一段落。据悉,目前货币基金八成以上都是银行间的同业存款。受益于同业存款信托受益权的高收益,货币基金一度也可获取8%左右的畸高收益。一旦未来银行资金、企业融资从非标产品转向标准化产品,其收益率也必然下滑。不过业内人士也指出,货币基金本身对于流动性要求很高,而且多数投向银行协议存款,都是短期期限,因此期限错配问题并不严重。货基收益率主要跟货币市场利率变动有关,出现起伏,呈周期性变化才是常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