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杭州公安经侦信息网上发出了一条预警,提醒大家要警惕微信成为售假的新平台。
这样的提醒并不是无病呻吟,在朋友圈卖货热潮兴起的现状下,利用朋友圈可信度进行售假甚至诈骗的情况也不时见诸报端。就在本月初,一位家住温州苍南桥墩的小林在刷微信朋友圈时,被自称卖低价“土豪金”的微友骗走了1000元。
朋友圈的营销模式做的是熟人生意,成交率高。但也有人担心,大家都是做熟人生意,万一出现一些质量问题或者价格纠纷,会不会碍于情面而不去追究商品的问题了呢,一旦这样形成气候,反而会给假冒伪劣商品找到了出口,做熟人朋友的生意反而变成了“杀熟”。
碍于朋友情面 买了次货只能吃哑巴亏
朋友圈铺天盖地的购物信息,的确受到一些人的追捧。他们觉得,通过熟人买东西,有一定信任感,而且价格上也不会被坑。另外,大家互相之间还可以靠买东西联络感情。
但也有很大一部分人觉得,微信朋友圈已经变了味儿。这样的朋友圈对于他们来说毫无意义。甚至有人说,铺天盖地的购物信息,掩盖了他们所需要的信息,让他们失去了存在感。已经是时候和朋友圈告别了。
不仅如此,还有人说,由于监管的缺失在朋友圈中买了东西,最后因为质量纠纷而陷入维权尴尬的事情也时常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