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名为“‘益易为盈’保本系列8人民币产品(3年)”昨日出现在银率网上,预期收益率竟然高达13%,这款由东亚银行发行的保本型结构性理财产品起步门槛只要5万,在风险一栏中写着“很低”。同样标示着风险“低”的其他银行的几款结构性理财产品,也均给出了8%-10%的预期收益率。而由银率网近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到期的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平均实际收益率仅为4.82%,低于非结构性理财产品5.15%的平均实际收益率;更远低于其7%以上的平均预期收益率。
预期高收益率成画饼
昨日,银率网首页“理财产品排行榜”上,4款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在8%以上,而且均是保本浮动收益类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另有两款预期收益率在6.2%以上的产品中其中一款也是保本收益类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同时,记者在该网站上搜索到的在售结构性理财产品中预期收益达到10%的也不少。
面对“10%”、“13%”这样的高收益,相信有很多人都会跃跃欲试,但近期结构性理财产品的风险再次成为各大理财网站重要的警示内容之一。据银率网近日发布的统计显示,一季度共有564款结构性理财产品到期,其中挂钩基金和股票的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分别高达11.57%、9.75%。但是,有32款结构性理财产品其实际收益与预期最高收益率的平均差值为4.17%。 其中,实际收益与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差距最大的是某股份制银行发行的挂钩股票的结构性理财产品,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为9.7%,最终仅实现0.4%的最低预期收益率。
可以说,结构性理财产品的画饼很大,但到期实际收益却往往低于宣传,甚至不及非结构性产品的平均收益率。银率网数据显示,2014年一季度到期的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平均实际收益率相比平均预期收益率低15%。
结构性产品并非等同高风险
由于结构性理财产品的高收益时常会变成“空中楼阁”,因此其投资风险性往往也被解读为“高风险”。但高风险的说法或许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误读”。
银率网的分析师指出,大部分结构性理财产品都是有保本设计的,客观上来讲,有保本设计的产品风险性其实只是中等。
以上述东亚银行的这款“‘益易为盈’保本系列8人民币产品(3年)为例,其投资范围挂钩股票,其中包括友邦保险、和记黄埔和中银香港,但在风险一栏中却写着“很低”,从保本这个角度来看的确可以理解为风险很低,但由于结构性产品投资标的的风险性比非结构性产品的投资标的要高(以此才能获得更高收益的机会),所以其能否取得最高收益率的不确定性就增强了,从这个角度看,风险也变得更高。另外,尽管目前结构性理财产品多为保本型,但并不一定是100%保本,如保本比例被设计为90%,则意味着在最坏的情况下可能出现10%的亏损,那么,这类产品的风险无疑就更高了。因此,理财师建议投资者由于结构性理财产品达到预期最高收益率的概率并不是很高,所以投资者在购买时最好是作为资产配置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