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引导和推动浙江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助推浙江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转型升级,日前,浙江银监局研究出台《关于深化“五水共治”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引导浙江银行业落实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重大战略部署,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功能,大胆探索、积极创新、主动对接,为美丽浙江建设和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力金融保障,并以此为契机优化信贷结构,加快银行业发展方式转变,走出一条以“生态金融”对接“五水共治”的转型发展新路子。
《意见》主要内容如下:
一是找准切入点,加大信贷支持力度。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充分认识金融支持“五水共治”的重要意义,将其作为支持实体经济和自身调结构、谋转型的重要契机。围绕我省“411”重大项目计划和“十百千万治水大行动”,通过盘活信贷存量、争取信贷规模倾斜、单列信贷计划等方式强化信贷保障工作;要结合自身业务定位和现实条件,提供差异化信贷支持;要将“五水共治”金融服务纳入绿色信贷发展战略,切实发挥绿色信贷倒逼经济转型升级作用。
二是深化金融创新,拓宽融资渠道。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积完善和推广排污权质押、供水收费权质押等担保方式创新产品,探索开展“三权”抵押贷款支持农村污水治理,充分用好中央支持水利改革发展的政策,进一步拓宽水利建设项目贷款的抵(质)押物范围和还款来源;支持地方政府自主发债筹集“五水共治”建设资金,帮助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上市、发行债券和债务融资工具进行直接融资;积极稳妥开展并购贷款业务,支持重污染高耗能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实施转型升级。商业银行要加强与等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探索多样化融资方式对接“五水共治”领域的合理融资需求。
三是完善制度管理,落实保障措施。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科学制定“五水共治”金融服务发展规划,加强组织体系建设,将“五水共治”金融服务开展情况纳入年度绩效考核体系,制定专门的业务管理办法或将与“五水共治”相关业务准入、退出标准嵌入现有授信业务流程,确保合规有序开展相关业务。四是加强风险防控,严格落实政策要求。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认真执行宏观调控政策和监管要求,坚持合规审慎经营,坚守风险底线;科学测算项目现金流,合理设定贷款期限和还款方式;切实加强贷后管理,持续跟踪项目建设和现金流动态变化情况。
今年以来,全省银行业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号召,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创新服务模式,拓宽融资渠道,通过项目贷款、银团贷款、融资租赁、表外融资等多种方式积极满足“五水共治”融资需求,并提供债券承销、资金监管、客户推介等综合化金融服务。仅今年前4个月,已累计支持“五水共治”项目1401个,金额1143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