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国务院及相关部委密集发文要求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增加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再次骨感。
“从5月之后确实是感觉信贷放松了点,额度有所增加,不过是对央企和国企更加宽松,而对中小民企更加紧了。”中部某省建行一位支行行长近日告诉记者,以前民企贷款做得比较多,但今年出现的不良贷款全部是中小微民企,银行因此提高了警惕,关紧了大门。
另一方面,记者近日在长三角采访发现,企业融资贵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改变。记者多地调查发现,借企业贷款搭售、抬价收费等“雁过拔毛”的行为已是中小企业贷款的“潜规则”。
小微企业贷款更难
7月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已多次提及“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相关问题。8月14日,国务院再次出台新“金十条”,继续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
实际效果怎样呢?
“只要是小微企业,我们都不会贷,除非是以前合作过的熟悉的小微企业,新增的小微民企都不做。”上述建行支行行长说,由于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差,尤其是现在经济不景气时,容易破产倒闭。
“有一笔不良贷款我就惨了,即便是最后资产处置收回了贷款本息,但只要企业到期还不上,我就得担责,每出现一笔不良贷款,相关责任人都要受处罚。”前述建行支行行长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