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后发劣势使中国崛起更为艰难
“后发先至”固然充满希望,但是,落后于时代对于国家崛起却存在巨大局限。
从全球历史来说,大国的崛起,均有其独特的时势。
西班牙,荷兰的崛起,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文艺复兴之后,世界走上近代化的开始,发现新大陆之后,海外贸易与海外殖民成为新的发展模式,荷兰与西班牙刚好处于当时的航海中心地带,故此富强。
而后起的英国,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国家,其崛起的本质,既在于引领工业革命的先声,又开创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国家,在当时世界上处于先发优势。其后崛起的法、德、美以及更后起的日、俄,均崛起于世界的前列,当时完成国内革命和初步工业化启蒙的国家,放眼全球,不过十余国,而整个世界,尚处于旧时代蒙昧的尾声。甚至日本因为在亚洲早崛起几十年,就可以打败庞大的中国。
但是,当今日中国崛起之时,自第二次世界大战持续至今,全球民族国家,均已经启动现代化历程,中国并无先发优势。
此外,作为后发国家,中国的崛起必然受到既有大国制约。特别是美国。日本和德国的崛起,某种意义上具有依附性。二战后两国均由美国占领和完成现代化改造,美国逐步将其培养成卫星国,他们共同的特性是:高素质的国民及由此造就的丰富人力资源、贫乏的国内资源和国内市场,可以纳入美国的体系,而不太可能成为独立的不可控的经济体。与美国经济的巨大互补性,是日本、德国迅速崛的重要原因,台湾、韩国某种意义上也是走的这条路。
但是中国与美国非常类似,都是资源消耗大国,拥有广阔的国内市场,丰富的人力资源。日韩的崛起得宜于与美国的互补,而中国注定是美国天然的对手。目前,占中国钢材消费大约占世界钢材消耗的30%。水泥消耗超过世界水泥消耗量的50%以上。
中国消耗的资源,比日本、德国、英国、法国加起来的总和还大。如果中国要达到美国同等发达程度,纵使集全世界的资源亦不可得。如果全国每个人都如美国一样,能够一家一辆车,则全世界的钢材将会不够用。
中国的崛起,也意味着与美国等大国争夺世界资源和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