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V业“唱衰”为哪般?
吃饭、唱K、刷夜是无数“70后”、“80后”热衷的聚会方式,然而这一方式在如今正慢慢改变,唱K已经逐渐地与他们渐行渐远。前两天,号称京城第一家的钱柜KTV朝外店“将于2月1日中午12时结业”的消息在各大网站上刷屏,《钱柜,再见!》等文章也在笔者的朋友圈被多人转发,许多网友纷纷“十分惋惜,难说再见”,感慨KTV的夜晚承载着自己“无处安放的青春”,甚至还有许多人在1月31日前后去唱“告别”之歌,送钱柜朝外店“最后一程”。笔者了解到,这并不是KTV行业第一次关闭门店了:不仅北京钱柜的首体店、雍和宫店先后停业,其在2008年时全国的18家门店如今只剩6家(北京1家、上海3家、深圳2家);与钱柜朝外店同属一个商圈的麦乐迪也在2014年停止了K歌的脚步;另外,曾在北京中关村、国贸和双井有着多家分店的另一老牌KTV乐圣也难逃关门歇业的命运……
据业内人士统计,2008年时钱柜朝外店跨年夜单日的营收曾高达78万元,周五的收入也在30万元左右,但如今客流量只剩20%,整个KTV行业的营业收入则至少比之前减少15%以上。一时间,许多人不禁叹喟:KTV业走到了尽头!在微博上还有网友一边关注KTV门店关闭的新闻,一边发问“为何人们很少去KTV”。那么,曾经富丽堂皇、车水马龙的KTV为何风光难再?人们为何唱衰曾经火爆一时的KTV业?
缺少想学唱的歌
一说起KTV是怎么衰落的,很多网友表示现在的自己学新歌的欲望并不强烈,特别是学如今流行音乐的动力“远不如从前”。网友“杨樾杨樾”发文说“音乐最终的传播价值是被媒介送到受众手上之后由受众自己去传播,KTV就是实现这种终极传播的地方”,但“KTV死,就死在市场上没能像90年代一样不断冒出让普通人有学唱冲动的流行作品”;网友“meimei72”也认为现在的流行音乐“没什么好听的新歌了,每次把豆瓣FM调到新歌类,都感觉不好听。”
毋庸置疑,市场经济体系下的流行音乐早已经成为娱乐文化产业的主力军之一,并以其通俗易懂的歌词、琅琅上口的旋律在KTV里备受欢迎,在广大歌曲爱好者心中形成一种时代的审美意识形态。但随着流行音乐价值的商业化进程,艺术价值优秀的作品并未“芝麻开花节节高”,反而出现文化立场的动摇:粗糙的包装制作和大肆的网络炒作成为流行音乐生态的一面;急功近利的心态左右着部分流行音乐人的创作,作品创作力出现减退的苗头;盗版尚存、行内丑闻不断等问题导致很多流行音乐作品在艺术上萎靡不振。
“不同时期流行音乐对不同时期年轻人的价值观产生不小影响,所以年轻人更喜欢通过欢唱来表达自己,KTV无疑是首选场所。但如今我们在包房里选唱的依然是多年前的歌曲,网络口水歌、神曲反而不能引起大家的共鸣。”新浪网友“弋涯Kyle”说道,“新歌没意思,老歌唱的次数多了也就少了新鲜感,所以就很少K歌了。”他认为,KTV最大的吸引力在于一群朋友在包房里共同吼着高品质音乐的热烈,“只是现在这种热烈越来越清淡了,KTV没落也说明高品质流行音乐的不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