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财经频道>>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进口日用品6月底前试点下调关税 还去国外血拼吗
money.hangzhou.com.cn  2015年05月04日 09:35:33 星期一  来源:北京青年报

    影响

    高效低成本销售渠道有利降价

    除了税收成本,有外资品牌中方销售负责人士还提出,其实尽快建立起高效率低成本销售渠道更有利于进口商品在国内降低价格——目前同样一件商品,在中国销售到消费者手中的成本通常都要高于欧美国家。“这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但的的确确是事实!”他告诉北青报记者,尽管欧美国家的销售人员薪酬要远高于中国,但中国流通渠道的层层加码,以及进场费、扣点、返点等各种商业明规则、潜规则共同推高了商品的经营成本。甚至他指出,在中国无论是进入大商场销售还是自己租物业设立专卖店,方方面面需要打点的环节太多,由于对于进口商品销售,这种环节的开销就更大。这些成本也都要打到商品价格中去,最终是由消费者买单。

    这位曾在多个国家做过销售的人士告诉北青报记者,相对而言,国外发达国家的商业规则比较简单透明,该交什么费用就是什么费用,不用再打出大量机动费用进行打点,使得整个商品的成本构成非常清晰,整个销售环节都相当高效。

    观察

    中国企业应按出口标准生产内销品

    另外北青报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如今很多中国消费者海外购物已经不单纯的需要价格便宜,而且很多明确写有“MADE IN CHINA”的商品也不亦乐乎地大包小包往回扛。因为他们认为,虽然都是中国制造,但出口商品的品质是高于内销产品的。这也就又产生了一个问题,中国企业能不能对本土销售的产品也采取出口欧美的标准来生产?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周业安认为,很多中国制造企业恰恰对本土市场采取了歧视政策。因为按过去三十余年的成长逻辑,本土企业主观上认为本土消费者更看重价格低廉,对品质可以将就。他们恰恰忽略了,随着家庭财富的积累,国人对消费品的品质需求会快于对价格的需求,对消费品质量诉求会越来越高。“要是国内企业能认真对待这些基本事实,按美标欧标的要求生产本土消费品,他们还会陷在目前的困境中吗?”他认为,真正按照高标准生产内销商品其实也是“中国制造”挽回国内消费者信心的重要途径。

作者:记者 张钦    编辑:李旻煜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关键字:  
 
-反腐涉26位A股大佬:一些被查董事长全身而退
-存款保险来了,银行破产最高可赔付50万元
-中国反垄断机构再度走向聚光灯下 三驾马车或合并
-南北车合并坐实 中国南车将以“中国中车”复牌
-央行否认QE传闻 货币政策空间充足
-工信部:引入民资竞争提网速降网费
-浦发银行杭州分行推出互联网“闪电贷”
-招商银行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浙商银行“增金宝”首月吸金超60亿
-交通银行公布2015年一季度业绩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5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