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利润双位数增长”“上半年中国区业绩亮眼”“中国市场需求提振全球业务”……近期,多个跨国公司发布上半年财报,在全球经济遭受疫情重创的当下,中国市场成为不少企业的“业绩担当”。
随着国民经济稳定恢复,上半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3%。这背后,是消费复苏的蓬勃动能,更是中国大市场的巨大优势。强大的国内市场,既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可靠保障和有力引擎,也为世界经济提供增长之源、活力之源。
逐季改善,消费增长显韧性
寻常周末,北京一家商场刚开门不久,黄金店面收银台就迎来了排队的顾客。“古法金、文创金,价格合适,样式流行。”消费者热情走高,上半年,黄金首饰销量同比增长超六成。
才到饭点,商场餐饮层好几家店门口就有顾客领上了等位的号码牌。“防疫做到位,享用美食,心情舒畅。”信心回归,餐饮行业渐次复苏。上半年,餐饮收入同比增长48.6%,餐饮消费规模基本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
从食品、服装、日用等生活必需品到家具、通讯器材、汽车等耐用品;从文化办公、化妆品、金银珠宝等商品零售到餐饮、旅游、交通等服务消费;从便利店、超市等实体店铺到网络销售,一项项数据不断向上攀升,消费市场呈现稳稳的复苏势头。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3%,比2019年同期增长9%,两年平均增长4.4%,市场销售逐季改善。“上半年,国民经济呈现稳中向好发展态势,消费市场复苏势头不断增强。”国家统计局贸经司司长董礼华说。
大家伙的“买买买”不仅提振了消费,更为经济增长创造充足动能。数据显示,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1.7%,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0.9%。14亿人口的庞大市场、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的强大购买力,继续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可靠保障和有力引擎。
“中国未来最大潜力是市场红利,中国对全球投资最大的吸引力之一是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是持续增长的巨大的国内需求。”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说。
产业升级,需求供给互动好
在线下线上逛一圈,不少消费者发现,今年家电产品“焕新快、品质高,当然均价也有所提升了”。
但更多人愿为质高价优的商品买单,高端家电销售热度不减。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报告显示,上半年,中国家电市场加速回暖,基本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我国地域广、市场大、消费层级丰富、购买实力强等特点,为家电市场持续发展提供了土壤。”报告分析。
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中国市场的优势,不仅在于规模之大,也在于需求之多元、容量之广阔、层次之丰富,为产业发展带来无可比拟的机会。
品质消费牵引产业升级。“5G手机挺走俏,进店消费者首先询问的都是5G机型。”北京朝阳一家手机专卖店营业员说。更智能、更健康、更绿色,各类品质化、个性化需求不断撬动供给,推动产业抢抓机遇。今年1-6月,国内5G手机出货量1.28亿部,同比增长达到100.9%,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73.4%。
广阔市场壮大新兴业态。截至今年7月初,中国快递业务量突破500亿件,接近2018年全年业务量。英特尔公司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杨旭说,中国市场规模巨大,消费者对创新产品包容度最高。
与此同时,更多品牌“沉”向蓝海,更多产业投向未来。百胜中国门店总数超1.1万家;星巴克在中国门店数量突破5000家……到三四线城市去,到县城小镇、乡村市场去,不少本土企业、跨国公司纷纷向“下”开拓,挖掘中国市场的深层潜力。
挖掘潜力,内生动力更强劲
消费复苏靠什么?还有一组数据不可忽视: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42元,同比实际增长12%,两年平均增长5.2%,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当前,中国人均国民收入超过1万美元,全面小康成色更足。
收入增加的同时,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上半年,全国养老金水平再次调涨,多地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进一步加强……种种利好,增加了消费的底气、市场的活力。
下半年如何继续发力?
不久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做好民生保障”,会议同时要求,要挖掘国内市场潜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加快贯通县乡村电子商务体系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资。
政策把脉定调鼓舞人心。汽车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是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大头”。今年以来,推进二手车异地交易登记跨省通办,开展新一轮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汽车市场上半年各主要指标都已超过疫情前的水平。新能源汽车销量更是大幅增长,半年销售120万辆,接近2019年全年成绩。
“接下来发力方向很明确:支持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提升绿色大宗消费的带动作用;发挥我国消费市场梯度增长的优势,加快农村消费潜力释放;扩大投资规模,推动供给侧加快补短板,让供给和需求更好匹配,国民经济循环更畅通。”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说,未来国内市场挖潜空间还很大,积极开拓,激发活力,我国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将更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