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一汽集团旗下两家上市子公司一汽轿车和一汽夏利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一汽集团拟进行主业重组改制,作为主发起人发起设立股份有限公司。一汽集团拟将持有的一汽轿车股权和一汽夏利股权,作为其主业资产的一部分出资到新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据各方预期,今年年底左右,一汽集团将逐步完成整体上市的战略目标。
围绕一汽集团整体上市的议论,至少有四年以上时间。一汽整体上市本来是被优先考虑的,但一直是“只听楼板响,不见人下来”。如今,上汽、东风,连后起之秀广汽,都早已或谋划在沪港整体上市,曾经的三大汽车集团,只剩下一汽还在上市的道路上踽踽独行,真可谓“起大早,赶晚集”,个中原因可能是技术层面上的障碍。
一汽实现整体上市,当然可以募集到巨额资金。有媒体认为一汽应当拿募集的资金 “扩大规模,重夺‘第一汽车’头衔”。对此,笔者不能苟同。在我看来,规模最大并不是“第一汽车”的全部内涵,最初命名“一汽”,意指中国的第一家汽车厂,是言其早;当然由于成立早,自然规模也是最大了。但是作为“第一汽车”,更重要的内容是综合素质第一,是对国家贡献第一,包括自主品牌要做到行业第一,成为行业旗帜和国家形象的代表。
多年来,尽管我们一直在强调企业要做强,不要片面追求规模,但是全国上下仍然是“规模论英雄”。因为企业规模大了,GDP贡献就大,就业人数就多,当然能受到政府的重视和照顾,企业自然就有了地位,说话就有影响,所以,对企业领导人而言,做大规模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而且很有实惠,比如升迁机会多等等。
作为国有特大型企业,一汽、东风要上规模,应当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但据我的观察分析,一汽并没有把扩大规模当做第一目标。因为此前有很多扩大规模的机会,都被他们一一放弃了。资金更不是他们扩大规模的障碍,特别是2009年,一口气拍出了4万亿投资,全年发放人民币各项贷款9.59万亿,遍地都是钱,多到把房价炒高了几倍,又去炒绿豆、炒大蒜;很多项目不经论证,就匆忙开工;一些地方过去被枪毙的项目,也都死灰复燃。象一汽这样的“共和国长子”能划拉不来钱?上不了项目?况且汽车是仅次于房地产最热的产业。但一汽不是唯规模“马首”是瞻,对所谓失去“最大汽车企业”地位,也能淡然处之,以致产量规模“沦落”于上汽之后。
近来,长安经过兼并重组,一举跻身国内四大汽车集团之列,特别是连续投资扩大产能,除去哈飞、昌河原有的产能外,又连续宣布在合肥新建30万辆、北京房山50万辆,与PSA合资,初期在深圳扩建20万辆,被业内人士称作“疯狂扩张”。这样一来,长安形成的产能有可能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汽车企业,无疑这不仅对一汽,对东风、上汽都会形成一种压力。因为即使这几家企业领导自己定力很强,但也架不住部下和外部舆论天天不断的絮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