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篮子”工程是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工程。近年来,重庆市委、市政府坚持把“菜篮子”工程作为民生产业、富民产业,强化各级行政首长负责制,建基地、强科技、抓营销、重安全,促进了全市“菜篮子”产业健康发展,保障了城乡人民生活需要,促进了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以基地建设为重点,优化区域布局
为应对三峡工程和城市建设大量占用蔬菜基地,重庆市及时调整重点蔬菜基地规划,推进蔬菜产业布局大范围由近郊向远郊转移,启动实施了1000万亩蔬菜自给保障工程。
建设规模化主产区。2006年以来,市政府整合20多亿元资金投入蔬菜基地建设,初步建成了以潼南为重点的渝遂高速公路沿线优势蔬菜生产带等三大蔬菜生产带,总面积达到280万亩,产量占全市50%以上,有力支撑了城乡蔬菜的均衡供应。建设县乡自给供应基地。立足解决部分县乡菜价高于主城的问题,加大投入力度,因地制宜建设县城和乡镇蔬菜自给供应基地。目前,39个涉农区县均有保障县城蔬菜供给的专业乡镇,862个乡镇均有保障蔬菜供给的专业村社。建设“百村百园”。在蔬菜优势产区和重点蔬菜基地规范化建设100个重点蔬菜专业村,着力打造100个蔬菜标准园。近三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年均增长15.5%。
以科技推广为支撑,提升产业效益
重庆市把依靠科技进步作为提高蔬菜质量、转变增长方式、提升产业效益的重要手段。
着力品种更新。充分发挥科研、推广和教学机构的作用,积极开展蔬菜新品种筛选和新技术研究。近年来获得国家级重大科技成果奖19项,培育出青菜头、番茄、辣椒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优品种69个。着力科技推广。引进推广了蔬菜节水灌溉、温室大棚生产、病虫害综合防治、配方施肥、共生嫁接、无公害栽培等新技术。着力技术培训。推动科研机构向基地布局、科研重心向一线下沉、推广力量向田间分配,培养了一大批蔬菜技术领域的“洋专家”、田间地头的“土专家”。2009年,全市蔬菜初级产品产值占农业产值的36%,对农民增收的贡献达到25%,有50个蔬菜专业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在6000元以上,高于全市4621元的平均水平。
以市场营销为抓手,稳定蔬菜价格
防止蔬菜价格大起大落,妥善解决农民“卖菜难”、居民“买菜贵”等问题,既要“保产出”,更要“促流通”。近年来,重庆市大力实施市场营销工程,完善三大体系,确保了蔬菜价格平稳运行。
完善市场体系。整合投入10亿元资金实施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工程和“双百市场工程”,初步形成以主城区农产品批发市场为核心、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特色农产品市场为节点、远郊区县农贸市场为基础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完善营销体系。先后发展700多个蔬菜专业合作社、蔬菜产销协会等合作经济组织,推进“农商(超)对接”,发展订单蔬菜,规避市场风险,确保菜农稳定增收。完善信息体系。在主要蔬菜生产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部分乡镇农贸市场,建立信息监测网络,每日发布主要蔬菜品种的价格信息、流通信息,每周发布蔬菜生产信息,引导蔬菜种植户、经营者合理安排生产经营。
以全程监管为保障,确保质量安全
严把“菜篮子”产地、投入、流通三道关口,建立了严密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
严把产地关。按照农产品产地环境标准、规范生产操作规程,与蔬菜生产基地签订责任书,加快无公害蔬菜产地认证。已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1343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888个。严把投入关。严格执行农业投入品禁用和限用制度,对生产基地、批发市场、集贸市场、超市等进行农药残留检测。严把流通关。成立了农业部重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等5个部级农产品质检中心、7个市级农产品质检机构,建立了市县两级蔬菜质量安全检测监管体系,基本实现蔬菜产品从生产基地、包装储运、批发市场及零售市场的全过程质量追溯。
(作者为重庆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