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财经频道>>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两高一资”产品出口退税或再降
money.hangzhou.com.cn  2011年01月24日 08:44:43 星期一  来源:经济参考报

  《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获悉,财政部、发改委、商务部等部门正在研究进一步加强对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限制,酝酿再次降低和取消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

  据消息人士透露,正在研究中的降低出口退税率的种类仍以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两高一资”产品为主,尤其是将重点放在“一资”上面,而且很可能会涉及到去年没有调整过的新种类的产品。

  “可能会涉及到橡胶、有色金属、钢材、建筑用材等,具体的商品还有待最终决定。税率具体调整的幅度还在讨论中,但是总体降低的幅度应该不会太大,钢材、建材、新材料、添加剂等类别中的个别品种降低会多一些。”上述人士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

  上述人士同时表示,“目前各部委的研究已经基本成形,什么时候能形成正式文件,还比较复杂,需要综合考虑今年年初我国的出口表现等因素,平衡多部委的意见。”

  进一步取消或降低其他“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退税,已经是大势所趋。消息人士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初步形成了涉及资源类产品出口税率的战略性报告。在此份报告中,包括稀土等稀有金属;钢铁、石油、煤炭等黑色金属;镍、钼、钨等有色金属;太阳能多晶硅等原材料,以及水资源和森林资源等领域的整体战略,已经基本成形。在未来,会选择合适的时机,按照可控和渐进的原则,分步实施。

  国家限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的意图日渐明晰。2010年6月22日,财政部、税务总局下发《关于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的通知》(财税[2010]57号),决定从2010年7月15日起取消部分钢材、有色金属加工材等406个税号的退税率。

  据了解,为了缓解贸易顺差过大以及调整产业结构,2007年7月1日起中国取消了553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降低了2268项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商品的出口退税率。但是,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暴发和蔓延,中国于2008年下半年开始调整出口政策,共连续7次提高出口退税率,并降低出口信保费率、调整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分析人士称,中国对一些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取消出口退税将是长期性的,它反映了节能减排、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院长马中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结合整个“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情况来看,能耗总量上升过快的压力已经显现,进一步节能减排必须依靠产业结构调整。而通过取消出口退税,可以提高“两高一资”产品生产企业的成本压力,促进企业转型和技术进步,从而带动整个产业结构调整。

  马中说,对外出口的“两高一资”产品消耗国内大量能源资源,把污染物留在本土,却将相对清洁的产品出口到国外市场,产生外部不经济性的不利影响。这样的出口产品在取得贸易顺差的同时,却产生 了 “ 环 境 逆 差 ” 。 对 “ 两 高 一资”产品实行出口退税政策实际上是对高能耗、高排放企业的一种财政补贴。

  “税收属于公共收入,应服务于公共利益。而对‘两高一资’产品企业的出口退税政策恰恰违背了保护环境的要求,没有体现财政政策的公共服务特性。”马中说,取消“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退税政策表明政府加强“十二五”节能减排工作力度的意图,也是对财政税收政策的完善和改进,表明国家税收体系正朝着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方向转变。

  不过,出口退税的再度调整,或将会使部分出口行业遭遇下行行情,同时也将引发业内对出口的担心。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白明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就表示,目前对相关政策内容还不了解,不过他认为,从现阶段来看,外贸相关政策应该以维稳为主。他还补充说,出口退税,只是为了使得我们的产品和企业在国际市场公平竞争,不是特别给予出口企业的优惠。如果我们不出口退税,出口产品就相当于被征收了两遍增值税。

  白明说,从长远来说中国经济要逐渐实现由依赖外需向依靠内需转变,但毕竟扩大内需是个长期过程,关系到人民的收入等各方面因素。考虑到目前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还没有结束,发达经济体陷入经济停滞困局,经济成长性好的新兴经济体又面临通胀风险,再加上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人民币升值压力等多重压力,今年我国出口将面临更大压力。因此,在现阶段还需要内外需并举,调整出口政策应该小心翼翼。 (孙韶华)

作者:孙韶华    责任编辑:王铧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分类信息 杭州租房 杭州二手房 杭州招聘 杭州兼职 杭州二手车 北京分类信息 赶集上海 赶集网广州 深圳赶集网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关键字:  
 
-人民日报撰文解释“改革攻坚阶段”
-互联网之父称全球IP地址即将在数周内告罄(图)
-网友激辩“立法禁止啃老”:很囧很无力
-36家环保组织质疑iPhone污染 苹果公司暂未回应
-北京银行董事长:积极面对货币政策回稳
-新闻搜索如何给力
-我国高铁版图初显雏形
-中国巨额海外商购“给力”世界经济
-人民日报:堵装黑嘴” 严查“黑幕”
-快递业为何总也长不大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6022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