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6月25日电(记者段菁菁 张遥
章苒)北京时间24日深夜,西湖申遗这个十多年的悬念,终于在巴黎举行的第三十五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尘埃落定。
从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申遗”方兴未艾。短短二十年间,中国已拥有41处世界遗产,规模排名全球第三。这对于一个“申遗”起步较晚的国家来说,成绩斐然,但也夹杂着过多狂热。
摆在这41个文化遗产面前的,是每一个世界文化遗产都不得不面临的一场开发与保护的博弈。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打江山易,守江山难。’”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博士、注册城市规划师郑卫说,西湖进入“世遗时代”,随着更多游客慕名而至,如何应对骤增的交通压力、如何提高西湖文化遗产的管理能力、如何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的双赢,都将成为新的课题。
“不同于与它属于同一类别的五台山、庐山,更有异于其他类别的世界文化遗产,西湖与杭州城市的关系更为紧密,很多景点都镶嵌在城市的中心。”郑卫认为,正因其特殊性,西湖作为文化遗产,在延续它与杭州城市和谐发展的平衡之间,仍存在不少矛盾。
“目前,西湖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着‘厚此薄彼’的现象。”郑卫指出,在西湖景区,往往对挂牌的历史建筑看得很重,而忽略了那些具有传统风貌的普通民居。因此,在开发的过程中,民居遭到了大量破坏。”
“西湖边,老的、破烂的、陈旧的,哪怕是一条小巷、一条街、一座房所透露出来的都是上百年的历史。”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毛昭晰教授强调,在保护过程中,西湖应该“如旧修旧”,以最小干预的原则修复,体现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体现世界遗产对保护真实性和完整性的要求。
西湖申遗的规划人、中国建筑历史研究所所长陈同滨说,“申遗”的本义是保护,如果单一地从经济利益考量,保护让位于开发,野蛮地破坏自然生态,明显违背了“申遗”的本义。
但是对于西湖来说,还有一个更大的挑战在于游客数量的增加。西湖是国内41个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单中唯一一个实行门票免费的。
2002年,实施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后,西湖风景区相继取消了60多个环湖景点的门票。免费西湖使各路游人纷至沓来,不仅景区经营管理单位,连整个杭州旅游产业也因西湖的开放赚得钵满盆溢。在中国各地景区渐成“贵族景区”的趋势中,西湖成为了“风景资源回归大众”的先行者。
然而,由于国内免费景区的稀缺,每逢大小长假,从全国各地蜂拥而至的游客让整个西湖风景区不堪重负,最高曾创下一天游客量200万人次的纪录。根据杭州市旅游委员会提供的数据显示,西湖景区的年客流量已直逼每年3000万人次左右最佳客流容纳量,对景区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此外,西湖在“还湖于民”饱受赞誉的同时,也时刻伴随着“富贵西湖”的负面声音。近两年,在实现“还湖于民”的改造过程中,争湖争绿争美景之战也在悄然打响。名胜故居变身“会所”“餐厅”,让百姓不得不质疑,政府倾力打造的“大众西湖”何以走样?
在今年的第三十五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坦言,过分追求经济利益、过度商业化、大量不和谐的建筑出现在缓冲区,是中国许多世界遗产地的通病。如果不扭转开发在先、保护在后的错误思想,中国的申遗道路将越走越艰难。
从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我国“申遗”活动可谓方兴未艾。随着休闲旅游、文化旅游等的发展,不少旅游景区也依托“世界文化遗产”这块“金字招牌”获得了丰厚的经济效益。但1992年取得世界自然遗产资格的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区,却用数亿元资金换来的教训对那些处于“竭泽而渔”状态下的世界文化遗产景区一个极为生动的警示。
世界遗产并非是“终身制”的,因此,西湖文化遗产保护的路不是结束,恰恰是进入新的阶段。专家呼吁,西湖文化遗产作为全人类共同的遗产,要提高认识,充分调动公众参与的积极性,逐步解决现有的问题,才能让老百姓能够真正纵情于西湖山水之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