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财经频道>>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李书福 不“舒服”?
吉利连夜发声明否认陷入海外高利贷危机
money.hangzhou.com.cn  2011年11月15日 08:58:48 星期二  来源:都市快报

港股吉利汽车最近一年多走势

  针对某证券媒体质疑吉利集团陷入海外高息借贷危机的报道,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昨晚授权律师发表声明称:该报道为“虚假报道”,已授权律师采取法律行动。

  吉利控股集团公关总监杨学良昨天在接受快报记者采访时称,吉利对于外界有关吉利资金链的质疑没有新的回应,一切以今年7月份的声明为准——7月26日晚,吉利集团曾发出紧急公告,称吉利资金状况稳健,资产负债率合理。

  记者 唐登涛

  吉利否认危局传言

  昨天,国内某证券杂志发表《李书福危局》的封面文章,称吉利在收购沃尔沃轿车过程中,为应对庞大的资金需求,曾向海外发行高息债券,并同时向国内某民间融资机构单笔借贷金额高达6亿元人民币,而收购沃尔沃后,吉利集团资产负债率高企、偿付能力欠佳,急需天量资金来进行高息偿债和巨额运营,正在接洽海内外私募机构筹资偿债,有可能“最终走上以高利贷还高利贷的道路”。

  该报道称,国际知名投资银行美国高盛集团除了作为福特出售沃尔沃的财务顾问,还充当了吉利集团的海外融资方,并参与其向海外发行高息债券。2009年9月23日,吉利集团引入高盛作为外资战略投资者,向其发行可换股债券18.97亿港元及3亿份认股权证,获得25.86亿港元的融资——高盛则获得了吉利汽车15%的股权,成为其第二大股东。高盛不仅作为战略股东,为吉利集团上市公司融资,还承担了为其在海外发行高息债券的营生。

  吉利是否面临高息借贷危机?昨晚,吉利控股集团授权浙江星韬律师事务所律师楼韬发表了律师声明,否认报道所指内容,称“文章大量捏造、虚构事实……已经造成严重后果……”并透露,吉利控股集团已经授权律师对相关杂志的侵权行为采取法律行动。

  毫无疑问,资金链质疑将再次引起人们对吉利的关注,就如沃尔沃被收购后的表现也一直是业界关注的对象一样。根据相关统计数据,今年前9个月沃尔沃汽车公司共销售333865辆汽车,同比增长22.5%,实现税前利润4.77亿瑞典克朗,其中中国市场增长最快,同比增长67.8%。 用一些业内人士的话说,吉利收购沃尔沃后交出的成绩单还算令人满意。

  昨天晚上,快报记者联系上采写《李书福危局》一文的证券市场周刊记者(曹圣明),他表示,文中所引用的关于吉利集团的数据,以及吉利集团海内筹资等信息,都有确凿的来源,并无虚构事实。不过对于这些信息的具体来源,他表示不方便透露。

  收购沃尔沃资金来源

  27亿美元

  一半来自海外融资

  一半来自国内

  某财团的五年期近10亿美元贷款

  福特的两亿美元卖方信贷

  瑞典、比利时政府的部分低息贷款担保

  国内部分的51%为吉利自有资金

  大庆国资委的30亿元人民币

  部分银行的贷款

  五个月前已有质疑声

  事实上,自从去年3月吉利集团“迎娶”沃尔沃后,有关吉利资金链的质疑声就一直没有中断过。

  根据媒体当时披露的相关信息,在收购沃尔沃的过程中,吉利的直接收购资金为18亿美元,后续运营资金为9亿美元,总计2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0亿元)。其中一半来自海外融资(包括某财团的五年期近10亿美元贷款、福特的两亿美元卖方信贷和瑞典、比利时政府的部分低息贷款担保等),另一半来自国内,而国内部分有51%来自于吉利自有资金,另有来自大庆国资委的30亿元人民币和部分银行的贷款。

  质疑声在今年6月达到顶点,当时吉利控股集团经国家发改委批准,正式向机构投资者发行10亿元7年期人民币企业债券后(其中7亿元用于新的投资项目),引起媒体纷纷猜测。

  彼时有不少人质疑,随着收购沃尔沃,吉利集团的负债总额从2008年的47.8亿元陡升到2010年的710.7亿元,总资产负债率为73.4%,这一数字超过了吉利集团2010年合并报表后的货币资产(逾210亿元人民币)的三倍之多;同时由于今年上半年国内车市增速放缓,吉利汽车的盈利能力受到影响,即使全部盈利用于归还债务也显得杯水车薪;再加上吉利为沃尔沃选定的嘉定、大庆与成都三个生产基地都在投入初期,急需大笔资金,所以让人担心吉利的资金链存在风险。

  对于那次质疑,吉利最终在7月26日晚以紧急公告的形式进行了澄清,称吉利资金状况稳健,资产负债率合理。吉利集团在那次公告中表示,合并沃尔沃轿车后,2010年吉利集团合并报表货币资产逾210亿元人民币,吉利集团具备良好的偿付能力,而吉利集团总资产将突破1100亿元,70%左右的资产负债率是正常和合理的。

作者:唐登涛    责任编辑:刘健伟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关键字:  
 
-杭州本月提前启动欠薪专项检查
-杭城外资银行高息揽储白热化
-舟山新区概念股会否卷土重来?
-“质押贷款”将为中小企业发展筹得一桶金
-电子商务平台数据或成股市“风向标”
-“光棍周末” 杭州人去百货店买货3.5亿元
-iPhone4S被曝成本仅1150元左右
-杭州房产中介遭遇员工荒 招聘会招不到一个人
-质检总局叫停33种食品添加剂
-社科院专家:中外CPI不可比 农产品紧平衡是上涨原因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6022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