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证券日报》记者收到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下文简称机电商会)发来的一封关于“召开中国光伏业应对美国太阳能产品"双反"调查新闻发布会”的邀请函。
函中指出,“为就美国"双反"问题阐明中国光伏企业的立场和应对举措,由机电商会牵头,英利、尚德、天合、阿特斯等光伏企业参加的应对美国太阳能产品"双反"调查新闻发布会将于11月29日在北京召开。”
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届时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王贵清、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苗连生、无锡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施正荣、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高纪凡、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霍晓铧等业界重量级人物将齐聚一堂。
接近此次新闻发布会的相关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英利、尚德、天合、阿特斯等知名企业齐聚一堂在中国光伏业界还是前无古人,而苗连生、施正荣等光伏业"大佬"联手合作更是史无前例。”
毫无疑问,这一高规格的新闻发布会得以召开,还需“感谢”此前美国商务部针对中国太阳能产品展开的“双反”调查立案,其促使中国光伏业更加紧密的团结到一起。
美平价太阳能联盟声援中国光伏业
如今,时隔11月8日美国商务部正式发起针对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两个星期,“双反”一事引发了来自于中美双方、光伏业内外、社会舆论越来越多的关注与讨论。
而也就是在这短短的两个星期中,政府、产业联盟的积极作为,中国光伏企业们的团结一致以及来自于美国企业的仗义执言,使一件被人们视作中国光伏业“灭顶之灾”的事变的并没有那么糟糕。
据《证券日报》记者观察,在今年10月19日,7家美国光伏企业向美国商务部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针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双反”申诉后不久,10月24日,A股太阳能发电指数也由当日盘中创出的905.46点新低发起反攻,一路扶摇直上,截止11月23日报收987.09点,涨幅逾9%。
两个星期以来,中国光伏业为应对美国“双反”调查而付出的努力仍历历在目:11月8日,7家美国太阳能电池生产商试图将自身破产责任嫁祸于人的伎俩终告得逞,美国商务部正式发起了针对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产品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11月8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在召开关于“双反”的首次听证会时,机电商会代表英利、尚德、天合、阿特斯等14家中国光伏企业联合抗辩。
与此同时,由SolarWorld公司牵头,成员仅为7家美国光伏企业的的太阳能制造联盟(CASM)所提出的“双反”申请遭遇了由美国光伏产业的25个集团及公司组成的平价太阳能联盟(CASE)的强烈反对,CASE主席JigarShah对此次申诉的形容是,“鼠目寸光!美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对Solarworld的短视行为几乎一致反对。此种申诉的进行将抑制美国太阳能光伏市场的发展与可持续性”。
此后,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严正指出,“美国在全球倡导的清洁能源领域主动挑起贸易摩擦,将自身竞争力因素导致的产业发展滞缓问题归咎于中国产品的竞争,并拟采取限制措施,中国公众和企业对此强烈不满。中国政府严重关切此案”。
中企申请对美在华光伏业“双反”
此前,业界对“一旦"双反"获得通过,我国太阳能电池产品在美售价将遭受加征100%关税的无端惩罚”作出了极为悲观的预判,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表示,我国光伏企业或将遭受20亿美元损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表示,国内太阳能行业市场有90%在海外,此次美国“双反”可能会诱发欧洲市场效仿,整个行业可能有灭顶之灾。
对于光伏业的现状,中国光伏产业联盟介绍,“欧美国家已有部分光伏企业宣布破产。而我国情况则更加糟糕,据调查显示,我国半数以上的中小电池组件企业已经停产,30%大幅减产,10-20%小副减产或努力维持,并已开始不同程度裁员。部分上市企业二、三季度业务普遍出现亏损,四季度的情况仍然不容乐观”。
特别是作为新兴的我国多晶硅产业,其在经历了2007-2008年多晶硅供不应求的时期后,我国多晶硅产能不断释放。而来自美国等国家的多晶硅企业却开始通过压低价格,大量向我国出口多晶硅产品,使得我国进口多晶硅量从2009年的2万吨增加到2010年的4.75万吨,预计2011年将达到6万吨。
事实上,最新数据显示,在今年三季度光伏市场并无好转的情况下,8、9月份我国多晶硅进口量却仍然分别达到6473吨和6489吨,创出近几年月度最高水平。这一局面严重挤占了中国多晶硅企业的市场空间。我国已有多家多晶硅企业减产、停产或破产,许多工人下岗。
对此,中国光伏产业联盟表示,为维护广大中国多晶硅企业的正当权益,营造公平的国际贸易环境,我国部分多晶硅企业要求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等行业组织向中国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对美国出口到我国的多晶硅产品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申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