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理财、抛了股票,抢了黄金、转战余额宝,爆炒“比特币”……不管是个人还是机构,不论是企业还是行业,手中的资金各自在一年间流向了哪里?2013,生财之道新变局,反映着社会生活、经济结构的悄然变化。
存款:玩法变了
根据央行的数据,10月末,我国人民币存款余额102.69万亿元,同比增长14.5%,比上月末低0.1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存款减少4027亿元,同比多减1227亿元,这也是年内人民币存款流失最严重的一个月。
最喜欢存钱的中国人不再那么热衷于储蓄了吗?
老百姓已经不再满足让手中的钱“躺”在银行里了,在存款利率上浮空间有限的情况下,一些活期存款开始转向收益率更高的理财产品。与此同时,更多新的金融业务形式也在吸引着一向“稳健”的存款。随着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不断上线,很多人的存款再也“呆”不住了。
投资:途径变了
“进了股市两三年,亏了80%,亏了近50万元,本来还希望今年能捞回一点本,没想到亏得更惨,所以全抛了。”在广州工作的李益民告诉记者,今年从股市撤退了,寻找其他投资途径。
在经济增速放缓、IPO持续“冷冻”的情况下,2013年的中国股市变得吸引力不足。根据中国市场报告网的监测数据,2013年底沪深股市资金净流出22.22亿元人民币。
炒股不挣钱,炒房不允许,炒绿豆、炒大蒜、炒苹果又显得特别荒诞,那2013年的民间资本究竟去干什么了?隐匿在无数普通投资者手中的巨额民间资本一直没有闲着。随着国际金价的暴跌,黄金市场首先成为中国民间资本“抄底”的目标。2013年最后一个季度,一种被称为“比特币”的虚拟货币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引发大量资金流入爆炒。
更多的民间投资则转向了民间信贷。而这种资金流向的变化也使得民间金融机构的准入问题进入了政策放开上的倒计时。
银行:管理变了
“最近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一下子高了好多。”在工行一个网点的理财窗口,北京的陈新买了20万元的银行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5.8%,她记得几个月前的理财产品收益率还不足4%。
今年以来,这一幕在商业银行频频上演,许多银行投入“抢钱大战”。
2013年,是中国的银行业十分缺钱的一年。年中开始,金融市场的资金利率全线攀升。银行间拆借市场利率不断创下新高,大型商业银行纷纷加入借钱大军。在整个社会资金面并不十分紧张的情况下,银行业突然遭遇的资金危机让人们看到了中国金融业存在的痼疾与隐忧。
银行的手头紧张了,但银行的钱却并没有流入到原本需要它们的实体经济领域。2013年这一不同寻常的资金流向让人们看清了中国货币投放充裕背后的结构不合理。而这种不合理也使得决策层对中国金融机构的资金使用和监管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据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