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拾材火焰高,货币基金余额理财全民化即将把货基规模推上基金老大宝座。中国基金业协会近日发布基金市场统计数据,截至2014年1月31日,90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合计达到42664.95亿元,其中货币基金的规模达到9532.39亿份,净值为9532.42亿元,比去年1月份的4759.46亿份暴增1倍。同时有望在本月夺取股基11692.25亿份(10829.18亿元)的老大位置。
余额理财货基化加速令今年1月份银行存款罕见骤减9402亿元,也促使银行抓紧推出类似产品,如中行的“活期宝”,民生银行的“如意宝”均将在近期推出,建行也正在筹备上线货基代销渠道的T+0业务。银行正面迎击互联网金融各种“宝”的战役已经打响。
货基即将登顶基金老大
根据基金业协会的官网数据,货基1月底规模环比增长27.46%。其他基金中,除混合基金的份额和净值规模微涨外,股基和QDII基金规模均微缩,债基环比更是大减20.25%。
结合之前统计数据,能清楚看出货基规模在余额理财“宝”推出后的爆发轨迹。2013年1月,货基总规模还仅有4759.46亿份,后缓慢增长至5月底的5640.48亿份。6月,受到钱荒冲击,规模腰斩至3038.70亿份。
2013年6月,余额宝面世后,7月与8月,货基均有千亿份以上的规模增幅,9月受银行钱紧影响增量仅为208亿份,10-12月又分别增加了863.79亿份、577.22亿份与1147.1亿份。在腾讯等更多互联网公司推出货基“宝”后,今年1月,货基增量更是超过2000亿份,使其总规模逼近万亿大关,同比翻番。
互联网理财“宝”显然是货基规模暴增的主要推手。以领头羊余额宝为例,截至2月14日其规模已超4000亿元。另有知情人士透露,微信理财通近日规模也达到300亿元。银行为应对互联网理财“宝”的资金争夺,也纷纷推出自身的货基“宝”,这无疑会加速货基规模膨胀。
银行货基“宝”集体出动
近期将推出的银行版货基“宝”有中银“活期宝”和民生银行的“如意宝”等,两者近日内测7天年化收益率均超过6%。同时还有多家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在与易方达、广发等基金公司接触。快理财记者统计,目前工行、交行、平安和招行等多家银行均有此类产品上线,本月银行版货基“宝”或将达到10多家。
杭州一位股份制银行财富管理部门人士说,银行版货基理财“宝”相比余额宝和理财通等的优势是,资金在银行体系内运转,安全性较网络虚拟账户更高。另外,由于银行版货基“宝”也没有每日转入转出资金限额或限额基本不影响客户使用,能留住高净值客户。“特别对于习惯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客户来说,当一款产品到期后,他们会倾向于先将理财资金存放于银行的货基‘宝’产品,等下一款产品开始募集,就能方便地赎回用于购买理财产品。”
不过,与互联网企业大张旗鼓甚至过度宣传其货基产品相比,多数银行对此类产品的推广较为纠结。一位银行人士就对快理财记者表示,总行近期不允许宣传该产品。业内人士说,如银行广为宣传,大比例客户购买将推升存款成本;如任凭货基“宝”夺取存款,客户和存款同时流失。
不过,当绝大部分投资者为更便捷、更高收益率的货基理财“宝”欢呼时,业内人士也担忧,虽然货基总规模占银行数十万亿存款比例极小,银行集体推出货基“宝”,将加速存款货基化,结果就是单位存款成本大幅上升,最终也会推高贷款利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