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Facebook190亿美元收购WhatsApp的重磅消息,体现出其对移动互联网社交的重视。此前,Facebook曾想重金收购过另一类的社交APP——Snapchat,但遭到拒绝,而这个APP的卖点则相当有意思。
Snapchat号称“阅后即焚类APP”,以“上传图片,并会在阅读后10秒内消失”作为特点,成功获得1.23亿元美元投资,并被累计下载几千万次,曾一度冲上了APP STORE下载排行第9名。此后,这类以“阅后即焚”为卖点的社交APP也成为眼下颇为热门的应用,在国内手机应用市场,有近20款该类APP,下载量从几千至几十万次不等。
那么,这些APP背后蕴含着怎样的魔力?而面对火爆的阅后即焚形式,软件开发商又会如何应对?
活跃粉丝700万,每天处理4亿张图片
记者下载试用了阅后即焚最为火爆的“Snapchat”,它允许用户拍照、录制视频、添加文字和图画,发送给自己在该应用上的好友。该文件在打开后,只有10秒钟寿命,随后便自动删除。
据悉,该软件已有近3000万用户,活跃粉丝近700万,每天会上传近4亿张图片,拥有10亿用户,作为社交大佬的Facebook,这一数值仅为3.5亿张。阅后即焚的威力可见一斑。
“在信息泛滥下,用户对保护隐私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这也导致了这种阅后即焚的社交方式逐渐升温。”一位业内人士指出。
据了解,国内也已经出现了近20款阅后即焚类APP,包括了“咔嚓”“某某”“泡泡信”“菲菲”等,其中不乏新浪、人人、阿里巴巴等大公司的身影。这些软件无一例外地使用了“阅后即焚”这种技术,并采用新的形式展现,例如“咔嚓”的照片墙,“敢聊”的真心话大冒险等。
用户多为“爱酷”“猎奇”的年轻人
阅后即焚,这种社交方式很酷?记者随机采访了10位大学生,有9人觉得这个方式很酷、很刺激。以“咔嚓”为例,除了可以与人私聊,信息会阅后即焚外。用户可将照片配上语音、文字、涂鸦后上传。“咔嚓”则将这些照片打上马赛克后,统一展示在照片墙上。其他用户按住照片,便有1-10秒的查看时间,随后再也无法查看。这些照片或自拍、或搞怪、或为一首歌、或是一段自身的经历……点击每一张照片时,如同在探险寻宝一般,因为事先根本无法知道内容。
“阅后即焚这种方式,满足了年轻人猎奇的心理需求。同时,人是害怕失去、错过的,阅后即焚给予的便是这样一种具有时效性的东西,错过便没有了。”资深心理咨询师杨丽筠老师表示。
阅后即焚社交的客群都为年轻人。其中最火的“Snapchat”的3000万用户年龄主要在13-25岁之间。而注册用户超过数十万的“咔嚓”,其用户也主要为18-28岁的年轻人。
心理咨询师:它可以成为私密社交与倾诉平台
“人们希望能够以一种更真实的形式进行交流,匿名与阅后即焚社交正是如此。”一位阅后即焚类APP投资者表示。
在“敢聊”中,用户完全以匿名的方式出现,可以以真心话与大冒险的形式,随机配对或者特定邀请某人聊天。诸如平时隐秘的话题以及内心的秘密,可以在此与人分享、畅聊。结束时,这些你的秘密也就此烟消云散。
“迫于生活、工作的压力,现代人亟需要一个平台诉说心中的‘秘密’,就如同《花样年华》中梁朝伟诉说内心隐秘的树洞一样。虽然内容可能是消极的,但是作用却是积极的,是一种治愈系的APP。”资深心理咨询师杨丽筠老师表示。
《花样年华》中的梁朝伟采用与树洞交谈的方式,诉说自己的秘密,并将此掩埋。根据杨老师介绍,人性的阴暗面、不被道德允许的想法、难以启齿的经历……如果一直埋藏在心里无法表达,会出现一定的心理问题。而在这样的匿名、阅后即焚模式下,可以让用户轻松表达,使压力得到释放。
有人将“阅后即焚”和“闪购”结合
虽然国内多款阅后即焚APP热度剧增,不过几十万的用户数量,面对“Snapchat”的3000万用户,显得颇为“水土不服”。
威客创始人刘锋曾公开表示,中国与美国网络用户有较大不同,美国人思想不固化,爱搞怪,而中国人都较为含蓄内敛。同时,“Snapchat”的成功也基于facebook的基础之上,所以将它的形式硬搬到中国肯定不会成功。不过,将阅后即焚作为一种元素加入,或者与其他需求混搭,将是一个突破口。
而国内也有一些APP正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在充分利用阅后即焚所迎合的心理需求时,拥有自己的特色。阅读类APP“阅FM”,每次只显示一篇文章,当用户在屏幕上左滑后这篇文章就永远消失。而有电商则将阅后即焚与闪购相互关联,它每天只向用户推荐10款商品,除非点击收藏,否则看过之后就再不会出现。当10款商品看完之后,会出现个计时器提醒你需要等待多久才能看到明天的设计品。
同时,以“Snapchat”衍生而来的“某某”“咔嚓”等也正在将其他元素植入。不过,面对“喜新厌旧”的年轻人,阅后即焚类APP会有怎样的发展,还需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