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读者:
吉阿姨,66岁,江苏泰兴人,每年端午节都要为全家包一盆粽子
前两天去中河农贸市场。卖干货的地方,粽叶已经被摆在了最显眼的位置。
端午节已经近在眼前。
菜场里你所能看到的粽叶,都是干干的,枯枯的,貌似还有些时间的霉味。可市场管理员徐大伯说,别看它样子难看,回去洗干净,用淘米水一煮,香味就出来了!
飘香的粽叶,也是童年记忆的一种。是谁说过,越是没有年节的气氛,越是怀念旧时代的年节情景。
18元一斤的粽叶,我买了半斤。小时候七绕八绕总也学不会的技巧,年岁渐长的今天,倒是有了一份将它学会的决心。
端午节前后,粽叶的销量要比平时多出好几倍
学艺当然得拜师。从报名包粽子的读者中找了一圈,吉阿姨,66岁,江苏泰兴人,做了一辈子农民,等到来城里带孙子,还开垦了附近的一片荒地。
我在位于三墩铭雅苑后面的菜地里找到她时,她正戴着凉幅打油菜籽,说今年的收成还可以,估计能收两百斤。
我带去了农贸市场买的粽叶,吉阿姨却连连摆手,不用不用,有新鲜的!正纳闷呢,她走到一片芦苇地旁,说,打一扎下来就成。
但之前中河农贸市场管理员徐大伯告诉我说,芦苇叶的香味是比不上粽叶的,杭州人还是更喜欢去菜场买粽叶包粽子。所以,每到端午节前后,18元一斤的粽叶,销量要比平时多出好几倍。
我后来查了一下资料,用来做粽叶的材料很多,连芭蕉叶、甘蔗叶都可拿来做粽叶,但杭州人还是偏爱箬叶。“青箬裹盐归峒客,绿叶包饭趁虚人”,唐朝韩愈的诗就有以箬叶包粽子的记载。
白粽蘸白糖,多好吃啊
听说我这一期要写粽子,一同事向我讲她与粽子的故事。说小时候跟父母去北方定居,每到端午节,杭州亲戚寄去好吃的肉粽,必定被爸爸拿去和邻居分享,再从邻居家带回些白粽。“那时候都急得要哭了,白粽该有多难吃啊!”
从小吃着白粽长大的人听了忍不住笑,白粽蘸着白糖,多好吃啊,尤其那尖尖的三个角,连父母剥开的粽子,都要让馋嘴的孩子先把那三个角咬掉。
如果糯米里加点红豆、花生和红枣,“那也是极好的”,不像肉粽吃着起腻。
吉阿姨一分钟能包3个,你呢?
吉阿姨先把糯米、花生、红豆、蜜枣淘净浸泡在水里。如果有可能,米要多浸泡一会。这显然是包甜粽的节奏。但吉阿姨说,其实并无定法,口味按自己喜欢的来就行。
再把粽叶洗刷干净,加水煮开。吉阿姨打来的芦苇叶,煮开后颜色更清绿。我带去的粽叶,煮过后则有一种浓郁的香味。
院子里,一盆浸着水的粽叶,一盆红白相间的糯米,一捆棉线,两张小板凳,粽子就可以包起来了。
步骤看似简单,操作不易——
左手拿着粽叶,右手中指食指夹住弯过来,做成圆锥形;右手向圆锥形里放米压紧抹平;粽叶反馈过来盖好,用左手将整个形状握成三角形;反馈过来的粽叶沿着这个三角形绕折;最后用嘴咬住棉线一头,右手绕捆,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
实践过程中,我认为这真是一项技术活。
我请吉阿姨试了一下。即使每年端午节都要包粽子的她,纯手工一分钟也不过三个。
不过所幸的是,我们不赶时间,相反在包粽子的时候,可以从从容容听时间流逝的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