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今年还没过半,杭州煜凯服饰有限公司负责人程先生对全年的出口情况仍然信心十足。截至上个月,该公司外贸出口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2%。
随着欧盟、美国等传统外贸市场的不断回暖,杭州前四个月出口增速表现抢眼。1-4月全市累计进出口183亿美元,同比增长8.84%,其中出口122.95亿美元,同比增长10.94%,增幅高于全省和全国;进口60.05亿美元,同比增长4.79%。
机电产品占出口总额四成以上
服装出口增速“转正”
“从数据来看,依然是传统出口产品贡献最大。”昨日,杭州市外经贸局外贸处处长郭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例如1—4月,机电产品出口53.41亿美元,同比增长16.14%,占出口总额比重43.44%。而纺织、服装、家具等我市传统优势出口行业也“不甘示弱”,增速逐渐回升。尤其是在第一季度还出现负增长的服装业,经过4月份的调整,终于“转正”:1-4月份出口额达到11.52亿美元,同比增长了0.25%。
从出口市场来看,欧盟、美国等传统市场较一季度增速有所回升,1-4月份,杭州对欧盟出口26.57亿美元,同比增长9.38%;同期,对美国出口24.13亿美元,同比增长10.02%。
“我们公司的产品主要出口到德国、英国和瑞士等国家和地区。”程先生介绍,煜凯服饰公司出口产品共有两大类,一类是“小三件”(帽子、围巾、手套),另一类则是毛衣针织衫,订单多为长期保持合作的“老客户”。
在程先生的“老客户”中有一个德国客户,已经合作了六七年了。程先生清楚地记得,刚开始,这位客户每年只下几百万美元的订单,而今年有可能下1500万美元的单子。“可以说,占了我们公司一半以上的外贸出口额。”
传统产业也可以做“常青树”
人民币贬值增大企业预判难度
浙江省商务研究院院长张汉东分析,机电产品、纺织服装向来是出口大类,“比如纺织服装就是萧山重要的出口商品。”在当前大环境下,传统产业要想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离不开企业的转型升级,而这个升级可以是产业内的也有跨产业的转型。
张汉东进一步解释道,假如原来是做服装的出口企业,现在仍然在做服装,但是在面料、设计、款式、品牌等方面可能会有所提升;还有一种则干脆进行跨产业的提升,从生产服装到做高新技术、先进制造业等。“所以说,传统产业也可以是‘常青树’,衣食住行在任何时候都是必须的。”
另外,今年以来,人民币的连连贬值,也让长期承担人民币汇率升值烦恼的出口企业稍稍喘了一口气。“人民币贬值在一定程度上对出口有利。”张汉东说,从短期来看,可以使企业订单增加,提高国际竞争力等。但是,这样的汇率环境,也让企业今后承担更大的汇率波动风险。
程先生坦承,一直以来,外贸企业已经习惯了人民币单边升值,现在波动幅度进一步扩大后,增加了企业结算的预判难度。“如何报价、什么时候结汇都必须仔细考虑,因为,稍不留神,可能到嘴的利润就减少了。”
劳动力更便宜的地方积极“抢单”
两成企业遭遇老客户订单转移
尽管1—4月份出口增速表现抢眼,但也有隐忧。据杭州市外经贸运行综合监测分析,4月监测点企业在手订单总金额为37.91亿美元,环比减少0.87亿美元,下降2.24%。
其中,有56.4%的企业表示三个月以内的短期订单占总订单半数以上,20.4%的企业遇到老客户订单转移情况。而客户订单转移到东南亚等地区的占6.7%,转移到省内其他地区的占7.5%。转移订单占总订单量10%以上的企业占23%,环比增加4.9个百分点。
张汉东认为,订单转移是市场规律导致的。“例如,印度现在的劳动力是每月100多美元的价格,最多不超过1000元人民币。而我们国家东南沿海地区的劳动力人均至少要2000元/月以上,订单转移并不足为奇。因为,在东南亚或省内其他地区生产出来的产品可以报价低,竞争力加大。”
虽然企业也遇到过订单转移到东南亚国家的“经历”,但程先生并不太担心。他说,在国际市场,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面临的竞争非常激烈,订单转移并不是才开始出现的现象,“不过,出口企业最终靠的还是产品的品质,订单一时转移并不可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