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 单店多品牌或成未来方向
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此次新政出台有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多品牌同店比拼,“汽车大卖场”、“汽车超市”等新型销售业态的兴起将成为可能。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形汽车分会副会长苏晖认为,从“××品牌汽车销售”到“汽车销售”,虽然只是几个字之差,却大有深意。在国家着手对汽车整车、配件领域反垄断展开调查的背景下,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汽车生产商对品牌授权的掌控,使汽车流通领域更为市场化。
在当前国内的汽车流通领域中,品牌4S店已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销售模式。这一模式的形成和稳固,2005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提供了法律和制度上的驱动力。依据《办法》,汽车生产商采用“授权经营”的方式,构建起了一条从零部件供应商到整车生产商,从总经销商到下游经销商的完整而封闭的供应链和销售链。
一方面,传统的4S店模式建立了相对可靠的品质管控和追溯体系;另一方面,这一模式也存在下游经销商承担较大成本和风险的问题,而整车生产商对售后维修、零部件供应等的垄断也饱受诟病。
“在现有模式下,上游的品牌生产商和总经销商掌握了大部分话语权,下游经销商不得不承受严苛的销售考核、库存压力。”受访的一位杭州本地品牌汽车经销商负责人坦言。
在这位负责人看来,要从传统的4S店模式向“汽车卖场”、“汽车超市”转型,还有一段不短的路要走,需要后续法规制度层面上的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从而建构起一个更为平衡合理的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
“从远期来看,‘汽车超市’‘汽车卖场’是一个可期待的方向,但有一系列问题有待解决,包括汽车厂商利益平衡、售后服务维修可靠性、消费者习惯的重塑等等。”浙江和诚滨奥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文建认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