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理财产品收益率大多暗淡
国内一家股份制银行去年10月份发行了“结构类(100%保本挂钩原油WTI)资产管理类2014年317期人民币理财产品”,期限92天,起点10万,预期年收益率在0.5%-6.0%之间。根据该产品说明书,最终收益率挂钩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发布的每桶西得克萨斯州轻质原油近月期货合约定价。也即,如果2015年1月15日的原油收盘价相比2014年10月20日的收盘价跌幅小于等于2%,投资者才能拿到最高6%的预期年收益率,否则,只能拿到0.5%的年收益率。
结果,在观察期内,挂钩的原油期货从81.85美元跌至46.65美元,跌幅高达43%。投资者只能拿到0.5%的收益率,扣除银行的渠道费用后,最终勉强保本。
由于全球经济总体不景气,原油和金属等大宗商品大半年以来接连下跌,而一些较强经济体的宽松政策又带来多种主流货币汇率的剧烈波动,挂钩大宗商品和汇率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多数获利不尽如人意。
黄金的走势相对大宗商品要好很多,去年11月份至今,从1140美元/盎司涨到上周最高1307美元,但据WIND资讯统计,2015年1月1日至1月29日,国内银行发行了29款黄金挂钩类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仅4.0%,不及非机构性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年收益率水平。
对国内投资者来说,挂钩沪深300指数的结构性理财产品理解和判断起来相对容易,几家股份制银行甚至发行了预期年收益率超过10%甚至达到18%的结构性产品。但随着A股黄金行情结束,后期走势判断的难度也变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