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财经频道>>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索尼六年亏损600亿元或甩手机包袱 年内还将大裁员
money.hangzhou.com.cn  2015年03月03日 08:52:33 星期二  来源:人民网

    日前,针对坊间传闻的“索尼将退出电视和移动领域”的消息,索尼回应称,将电视、移动两项业务剥离,并设立独立子公司,但并非如市场传闻的“出售”。实际上,索尼已难掩颓势,近七年内,索尼手机业务已六度亏损,电视业务更是连续亏损十年。

    过去几年,索尼CEO平井一夫一直在推动“同一个索尼”的战略。然而目前,迫于业绩压力,他正在将公司分拆,并尝试出售,持续收缩消费电子业务。在相继出售VAIO PC业务、分拆电视业务后,索尼宣布将于今年10月份分拆音频与视频业务。

    平井一夫还对投资者表示,他已经考虑分拆智能手机业务,甚至直接出售电视机业务。下一步,他的目标是分拆芯片和电池业务,平井一夫称,“我们的目标是增加每一个部门的独立性”。

    近日,索尼在制定的未来三个财年的发展计划中明确表示,将部件、游戏及网络服务、影视及音乐三大业务作为利润驱动力,但将严制低迷和亏损的电视、智能手机业务的投资规模。如今的索尼离一家消费电子公司渐行渐远。

    手机、电视成负累 未来或将被出售

    过去两年里,平井一夫对索尼的电子业务的一系列出售、分拆措施,定义为“整合”。在出售PC业务后,索尼宣布剥离电视业务,并将其作为独立子公司运作。今年1月份,有媒体称称,索尼CEO平井一夫未来可能将转让索尼的电视机和手机业务,或和外部公司设立合资公司运营。紧接着,2月初,其移动通信部门宣布,将裁员2100人,在原来就计划裁员的1000人的基础上再增加1100人,目标是在2016年3月份之前将移动部门的员工人数裁减到5000人。

    索尼一系列举动,引发市场广泛猜测,其声名大噪的电视业务或面临PC一样的命运,将被出售。

    2月26日,对于“索尼将退出电视和移动领域”的传言,索尼回应称,公司移动业务和电视业务是以独立子公司的形式进行运营,并非出售。公司解释称,在此前的对外发布中,索尼集团将某业务单元转换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全资子公司”称为“剥离”,这与出售该业务是完全不同的。目前,索尼的移动业务和电视业务已经是以独立子公司的形式进行运营,即索尼移动通信公司与索尼视觉产品公司。

    虽然索尼否认了“退出电视和手机市场”的传言,但索尼曾赖以为生的电视和手机两大业务,早已出现亏损且长期深陷困境。

    索尼电视业务已连续亏损十年。曾几何时,索尼是让日本制造中引以为傲的电子品牌。索尼是全球市场首推OLED电视、LED背光电视的电视厂商,其技术和品牌影响力让众多电子企业望其项背,然而如今索尼还是无法摆脱电视业务连续十年亏损的厄运,面对电子领域的残酷竞争和日系品牌的全面衰退,索尼终究还是败下阵来。

    而索尼手机事业更是持续低迷。近日,索尼将2014年全年的智能手机销量目标从此前的4100万部下调至3920万部,索尼预计移动事业全年亏损额度将达到2150亿日元(约人民币115亿元),比此前预期增加了110亿日元。

    电视和手机业务已然成为索尼“拖后腿“的业务。平井一夫及其团队在过去几年时间里,用尽浑身解数却无法阻止索尼业绩进一步下滑。2014年,索尼再次亏损约人民币91亿元,这是其最近七年内第六个年度亏损。这些年间,索尼亏损额共计已达1.15万亿日元(约人民币600亿元)。

    索尼称,对电视和移动通讯业务采取的措施,是基于变化迅速且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对于这类业务索尼将优先降低风险并确保利润。由于电视和移动业务市场均面临激烈的成本竞争和大宗商品化趋势,索尼将通过利用内部科技积累和元器件优势,进一步增加产品附加值。”

    事实上,面对连年亏损,索尼管理层似乎并没有拿出行之有效的办法,之前索尼一直在做类似的举动,包括剥离旗下化学业务、PC业务,出售位于纽约的美国总部大楼与位于东京的“索尼之城大崎办公楼”。

    “企业在资产出售之前,会做严谨的财务核算,而通常的办法就将其剥离并成立一个独立子公司。索尼电视业务亏损也是事实,严重拖累索尼业绩,而索尼把电视业务作出一个子公司运作,有助于对其资产、估值进行准确估算,将人员有效安排,为快速寻找下一个买家做前期准备。”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认为。

作者:记者 贾丽    责任编辑:李旻煜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关键字:  
 
-10天三场招聘,杭州宜家密集“招兵买马”
-“韩粉”喜欢的韩国产品真的会降价?那是肯定的
-“超级新股周”冻结或达3.5万亿 中签率有望提高
-央行降息后 开打存款利率战
-马云的油,昨天你揩到了吗?
-新股东刚来 信泰人寿面临高管大换血
-火热的微信红包引发违规争论
-不动产登记不会让“业主变房客”
-肖钢:新三板创业板转板机制将在年内进行试点
-初春旅游价格大跳水 高铁成老年消费者出游新宠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5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