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阿里、腾讯前后表示将推“刷脸”支付,生物识别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商业银行也在这一方面开始探索和尝试。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业内对借助生物识别技术来解决一些金融问题,如身份识别、确认或支付的呼声越来越高。
近日,一份《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远程开立人民币银行账户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下称《征求意见稿》)在网上流传,使得直销银行再次引起关注。尽管几日后央行方面便迅速澄清表示近日并未下发关于远程开户的任何文件,但有业内人士表示,这足以表明远程开户的热度。
“远程”事件引乌龙
日前,有消息称,中国人民银行于近日发布《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远程开立人民币银行账户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原文中确立远程开户原则如下:坚持银行账户实名制;坚持以柜台开户为主,远程开户为辅;实施客户身份识别机制的自证;明确远程开立银行账户的业务范围。
消息一出便在行业内掀起轩然大波,不少人士就此判断央行正在考虑允许银行远程开立人民币账户,更有人士就此认为远程开户活动蓄势即发,甚至可能是微众银行、浙江网商银行等民营银行开业运营的依据。
然而几日后央行结算司方面迅速对外澄清称近日并未下发关于远程开户的任何文件,并表示网上流传的征求意见稿是去年底就发布的内部文件。此外,不少银行界业内人士表示,这应该是一起“乌龙事件”。
据悉,今年1月初,央行曾召集五大行、大部分股份制银行、几家大型城商行的电子银行部相关负责人及微众银行、网商银行筹备组相关负责人就征求意见稿召开研讨会。上述流传的《征求意见稿》实为上述会议的讨论文件。
“上一次1月份征求意见之后,现在应该还在讨论阶段,正在等候指导意见正式发布。”某银行界业内资深人士指出,此次乌龙事件发生的动因,或与日前微众银行打破沉寂推出首款互联网小额信贷产品“微粒贷”一事有关。“互联网银行开始动作,可能引发了大家对远程开户一事的再度关注,这也从侧面看出了远程开户的需求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