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上周的汇率大跌缘何发生?肇因在于中国原先“波而不动”的汇率形成机制。让市场供求来决定汇率,这虽是汇率改革大方向,但汇率改革推进10年,央行仍然手握三张牌,对汇率形成进行干预:直接入市买卖外汇,设置人民币汇率围绕中间价的单日波动幅度,用政策中间价去引导汇率。伴随汇改推进,央行基本退出对汇市的常态化干预,波动幅度也扩大到了2%,但非市场化的中间价仍是尚待攻破的堡垒。
作为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发布的重要参考汇价,中间价本来应由市场决定,以前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作为依据。但改革之前,政策性中间价基本与市场价双轨运行,即使前一天跌了2%,第二天的中间价很可能又恢复原状。如此干预的后果是,外汇市场供求变动无法在汇率上得到灵敏反映。“实然”汇率与“应然”汇率逐渐偏离。
人民币虽不具备大幅贬值的基础,但短期“实然”汇率与“应然”汇率的偏差却需要校正。此前延续多年的资本项目和经常项目“双顺差”格局已经过去,资本项目逆差已持续五个季度,民间持有美元等外币资产意愿增强,股票救市宽松导致7月M2增速大幅拉升,人民币相对非美元货币升值明显,这一系列因素都在对人民币贬值构成压力,适度贬值是缓释国内经济风险的重要途径。
当贬不贬,才有风险。 |